[实用新型]节能型燃油预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90666.2 | 申请日: | 2013-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700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沈勇;黄宇;黄炼;薛钱柳;宋磊;郑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新时代造船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1/16 | 分类号: | F02M31/16 |
代理公司: | 靖江市靖泰专利事务所 32219 | 代理人: | 陆平 |
地址: | 214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能型 燃油 预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燃油加热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节能型燃油预热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运营船舶重油驳运的传统加热方式是在船舶重油储存舱内布置加热盘管,通过蒸汽加热重油达到驳运的条件。这种燃油加热方式最大的缺点是:能量利用率非常低,船体与海水之间的热交换带走了非常多的热量;蒸汽长期对加热盘管的腐蚀,可能会带来蒸汽的泄漏,从而影响船舶的安全营运以及对锅炉等设备的污染,极大的增加了后期保养维修成本;由于燃油舱的加热,高温及结露等原因,极易对货舱的货物造成损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节能型燃油预热装置,它能解决现有加热方式所存在的能量利用率低、蒸汽泄漏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节能型燃油预热装置,包括燃油沉淀柜、燃油日用柜、控制箱、温控阀、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燃油沉淀柜左侧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右侧设置有四个液位开关;控制箱上设置有海水温度传感器;所述的换热器出口安装有通往燃油沉淀柜或燃油日用柜的弹簧预紧阀,所述的弹簧预紧阀上连接有温度计。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燃油沉淀柜的热油通过预热泵输送至燃油储存舱;所述的控制箱与压力传感器、燃油输油泵、预热泵连接,所述的预热泵弹簧预紧阀安装有压力表。
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分为手动、自动和输油泵重载三种方式。
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沉淀柜或日用柜的热油来加热燃油舱的燃油而不使用或减少使用燃油舱的加热盘管,减小了锅炉选型,节约了维修费用。通过减低驳运重油而浪费的热量来达到最大程度的节能减排,减少了燃油舱在加热过程中与外界的热交换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燃油沉淀柜;2、液位开关;3、燃油日用柜;4、海水温度传感器; 5、控制箱;6、温控阀;7、温度计;8、换热器;9、温度传感器;10、压力传感器;11、燃油输油泵;12、压力表;13、预热泵;14、弹簧预紧阀;15、粗滤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附图,节能型燃油预热装置,包括燃油沉淀柜1、燃油日用柜3、控制箱5、温控阀6、换热器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燃油沉淀柜1左侧设置有温度传感器9,右侧设置有四个液位开关2;控制箱5上设置有海水温度传感器4;所述的换热器8出口安装有通往燃油沉淀柜1或燃油日用柜3的弹簧预紧阀14,所述的弹簧预紧阀14上连接有温度计7。所述的燃油沉淀柜1的热油通过预热泵13输送至燃油储存舱;所述的控制箱5与压力传感器10、燃油输油泵11、预热泵13连接,所述的预热泵13弹簧预紧阀14安装有压力表12。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分为手动、自动和输油泵重载三种方式。具体实施时,沉淀柜(此系统在通常情况下使用沉淀柜燃油作为预热油,日用柜仅作为备用)的热油通过预热泵输送至燃油储存舱从而达到加热储存舱燃油的目的。预热泵配备的是变频电机,根据海水温度的变化(海水温度传感器)调整预热泵的转速,从而控制燃油流量。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分为手动,自动和输油泵重载三种方式,手动控制是由人工启停相应的预热泵或输油泵;自动控制是切换至自动控制方式时,系统会自动检测油柜液位、温度、及海水温度来控制预热泵的启动、转速(即流量)以及驳运泵的运行等;输油泵重载是当输油泵“过载、”“低压”、“低温”报警时,自动切换至输油泵重载模式。当输油泵频繁出现过载时,建议切换到手动操作。在热交换器出口安装有通往沉淀柜(日用柜)的阀门,用于将油柜燃油快速升温。该装置的设计要求:沉淀柜底部到低液位报警开关之间的容积应能保证柴油机1小时的消耗量和预热泵1小时的额定流量;为了保证预热泵能吸到较高温度的热油,预热泵吸口尽量靠近并略低于低液位报警开关,预热泵的吸口位置应低于柴油机的吸口,高于泄放口;预热泵自动启动位置与低液位报警开关位置之间的容积应大约一个小时的柴油机消耗和预热泵的流量;其它液位开关按正常设计。但日用柜应有溢流至沉淀柜的溢流口,且溢流口的吸口应伸至日用柜的底部。为减少预热泵的吸口阻力,预热装置尽量靠近沉淀柜,预热管系及驳运管系加装伴热管。该装置还配备控制屏,显示海水温度、油柜温度、及泵工作状态,对整个系统进行了全面监控,保证了系统的正常运行并及时反馈故障及报警,对船舶及本装置的安全提供了最大的保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新时代造船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新时代造船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906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出气口截面积联动可调的进气歧管
- 下一篇:航空发动机附面偏转矢量喷口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