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能提升抗弯强度的原木杆及其加长型原木杆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85432.9 | 申请日: | 2013-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090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游有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雅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B96/00 | 分类号: | A47B9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郑利华 |
地址: | 中国台湾桃园县***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升 抗弯强度 木杆 及其 加长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原木杆,特别是指一种应用于家具且能提升抗弯强度的原木杆及具有该原木杆的加长型原木杆组件。
背景技术
关于家具,现今已有利用原木所制成的家具,以配合室内的原木装潢的色泽、品味而求其一致性,或单独呈现原木家具的特色。
但是,以原木杆而言,原木杆的抗弯强度比金属杆差,当原木杆跨接于两点之间的距离偏长时,将易于下垂,且距离越长,下垂幅度越大,不但不美观,且时日一久,亦将扭曲变形而无法再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提升抗弯强度的原木杆,主要在原木杆内穿插一金属梁,以提升原木杆的抗弯强度,从而既能保有原木材料的美观性,又能兼具金属杆的抗弯强度而不易于下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能提升抗弯强度的原木杆,包括:一杆体,开设有一穿孔,该杆体通过轴向切剖而剖成多数切杆,各该切杆具有彼此邻接的一邻接面,每一该切杆的该邻接面开设有一凹槽,各该切杆的各该凹槽则共同组合成该穿孔;以及一金属梁,对应穿插于该杆体的该穿孔内。
进一步,包括多数固定栓,每一该固定栓插接于彼此邻接的任二该邻接面之间。
进一步,包括二装饰体,各该装饰体具有一固接件,该金属梁的二端则分别具有一固接部,各该装饰体的各该固接件固接于该金属梁的各该固接部。
进一步,该金属梁具有彼此对应的二侧壁,其中的该一侧壁凸伸有一第一侧翼和一第三侧翼,其中的该另一侧壁则凸伸有一第二侧翼和一第四侧翼,各该凹槽与各该侧壁相对应,该二凹槽相对于该第一侧翼、该第二侧翼、该第三侧翼和该第四侧翼的内壁处对应开设有四嵌沟,该第一侧翼、该第二侧翼、该第三侧翼和该第四侧翼则分别对应嵌接于各该嵌沟内。
进一步,该金属梁还具有彼此对应的一顶壁和一底壁,该第一侧翼和该第二侧翼齐平于该顶壁,该第三侧翼和该第四侧翼则齐平于该底壁。
进一步,该金属梁还具有彼此对应的一顶壁和一底壁,该第一侧翼和该第二侧翼的高度靠近且低于该顶壁,该第三侧翼和该第四侧翼的高度则靠近且高于该底壁。
进一步,进一步包括一黏剂,该黏剂黏结于各该切杆的各该邻接面之间。
进一步,该黏剂进一步黏结于各该凹槽与该金属梁之间。
另一种技术方案在于:一种具有原木杆的加长型原木杆组件,包括:至少一个螺柱;以及至少二个原木杆,各该原木杆包含一杆体和一金属梁:该杆体,开设有一穿孔,该杆体通过轴向切剖而剖成多数切杆,各该切杆具有彼此邻接的一邻接面,每一该切杆的该邻接面开设有一凹槽,各该切杆的各该凹槽则共同组合成该穿孔;该金属梁,对应穿插于该杆体的该穿孔内,且该金属梁的至少一端开设有一螺孔;其中,该至少一螺柱同轴地螺接于该至少二原木杆的该至少一端的该螺孔之间。
进一步,所述螺柱为多数设置,且各该金属梁具有位于最外侧的多数外侧面,各该外侧面轴向开设有一半螺槽,每一该金属梁的各该半螺槽与每一该原木杆之间并各螺接有该螺柱。
实用新型达到的技术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能提升抗弯强度的原木杆,能提升原木杆的抗弯强度而不易于下垂。
2、本实用新型加长型原木杆组件,能让两两原木杆彼此对接而加长长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原木杆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依据图1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原木杆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依据图3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依据图3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原木杆第三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原木杆第四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加长型原木杆组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依据图8于组合后的剖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加长型原木杆组件的具有另一种半螺槽的剖视图。
100…杆体
1、1a、1b、1c…切杆
11…邻接面
111…凹槽
112…嵌沟
113…插孔
12、12a、12b、12c…穿孔
200…固定栓
300、300a、300b、300c…金属梁
31…侧壁
311…第一侧翼
312…第三侧翼
32…侧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雅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雅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8543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