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汽车用内置差减总成的驱动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75892.3 | 申请日: | 2013-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454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罗玉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K7/116 | 分类号: | H02K7/116;H02K9/19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蔡茂略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汽车 内置 总成 驱动 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用内置差减总成的驱动电机。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能源紧张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低能耗、无污染的电动汽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由于电动汽车油耗低、排放少,非常适合城市交通运输,对保护环境、节约能源有着非常明显的积极作用,所以国内外汽车公司和各大高校都在积极研究电动汽车技术。
由于电动汽车需要经常起步、停车,因此对于驱动电机的过载性能及动态响应性能要求较高,并且由于搭载了大量的电池包,使其总重量增加,为了提高质量利用系数,充分发挥电动汽车的节能优势,驱动电机应在满足动力性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轻便。这些问题都是电动汽车在推广和产业化过程中所必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目前电动汽车驱动电机主要采用高功率密度的永磁同步电机,动力系统的布置形式主要有两种。其一为将传统汽车用发动机替换成电机,与原有的差减总成连接,向车轮输出动力。这种方式便于采用高转速的电机,有利于提高驱动电机的功率密度,但由于需要外接减速器和差速器,使整个动力系统的布置空间增大。其二为采用低转速电机直接向车轮输出动力。这种方式虽然省去了减速器和差速器,使布置更加紧凑,但由于低转速电机的功率密度低,导致驱动电机更加笨重,也使整车效率降低。
如现有技术汽车用驱动电机,由定子、转子、机壳和轴承组成。其中定子和转子设置在机壳内,转子支架上固定有铁心,铁心的外圆开有电枢槽,在电枢槽内嵌放有电枢线圈,特色之处是电枢槽的槽边采用绝缘槽边。采用上述结构后,可提高汽车的爬坡能力及超载能力,但由于添加绝缘槽边,使铁心的尺寸增大,同时增加了装配难度,而且需要外接差减总成。
公开号为CN102290950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提出一种混合动力电动汽车50Kw永磁无刷直流电机。该电机的转子采用径向磁钢的包容式永磁转子,在转子表面装径向磁钢,径向磁钢嵌入转子铁心凸台间,并在径向磁钢外设置一焊接成型的套圈,在转子两端设置端 板。这种电机结构紧凑,具有较高的功率密度。但转子结构复杂,使加工难度大,成本高。同样需要外接差减总成。
公告号为CN201388111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提出一种内置差速器的永磁电动机。该电机将机械差速器的外壳与转子铁芯固连,差速器的两根输出轴作为电机的输出轴,以达到驱动汽车、实现差速的目的。但由于没有减速功能,该电机用于汽车驱动时只能选用低额定转速的电机,导致整机功率密度较低,不利于电动汽车行驶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的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的不足,提供一种集驱动、减速、差速功能一体化的电动汽车用内置差减总成的驱动电机。
本实用新型将差速器内嵌在电机转子内,差速器左右输出轴分别与内置于电机的行星减速器连接,或将电机转子与定轴齿轮减速器连接,再经差速器将电机动力向两边输出,以实现驱动、减速、差速一体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汽车驱动电机对电机型式不限,可以采用直流电机、交流异步电机、交流同步电机和永磁电机。
本实用新型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758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能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实施化学气相沉积过程的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