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容触摸屏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74375.4 | 申请日: | 2013-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460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陈瑞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4 | 分类号: | G06F3/04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凯达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56 | 代理人: | 张浩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容 触摸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触摸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容触摸屏。
背景技术
触摸屏又称为“触控屏”、“触控面板”,是一种可接收触头等输入讯号的感应式输入装置。触摸屏作为一种最新的输入设备,是目前最简单、方便、自然的一种人机交互方式,具有直观、简单、快捷等有点,广泛的应用于各种电子产品上。目前,触摸屏技术种类繁多,主要包括电阻式、红外式、表面声波式以及新兴的光学式、压力感应式及电容式等。其中,电容式触摸屏由于透光率和清晰度较好且支持多点触控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市场上触摸屏走向超薄化,而OGS(One Glass Solution)触摸屏由于其结构简单、透光性好,且只有一块玻璃基板,能够做的更薄,进而成为市场主流。目前,OGS触摸屏一般采用Glass+BM+OC+ITO(即玻璃基板+黑色边框+保护层+透明电极,黑色边框内部为可视区,黑色边框为装饰区)镀膜结构;即在玻璃基板上设置黑色边框,然后填充保护层,再在保护层上制作ITO(氧化铟锡)透明电极层。ITO透明电极层设置在可视区,ITO电极需要与边缘金属引线组连接,然后金属引线组再汇集到热压区,在热压区与FPC热压。而热压区设置在装饰区,ITO透明电极需要延伸至装饰区边框内。而ITO透明电极层很薄,黑色边框具有一定的厚度,ITO透明电极层需跨越黑色边框与玻璃基板的高度差,在热压FPC(柔性线路板)时,ITO透明电极极易断裂,使产品失效。
因此,现有的电容触摸屏加工要求高、难度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电容触摸屏加工要求高、难度大的问题,提供一种电容触摸屏。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提供一种电容触摸屏,包括基板、边框装饰层、ITO电极层、导电银浆层和柔性线路板;所述基板表面分为可视区和装饰区,所述可视区位于装饰区内部;所述边框装饰层设置于装饰区内;所述ITO电极层设置于边框装饰层及基板表面的可视区,并且ITO电极层的引脚位于装饰区内;所述导电银浆层设置于所述引脚上;所述柔性线路板设置于导电银浆层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容触摸屏中,在装饰区内,ITO电极层表面还具有导电银浆层。在制备过程中,在导电银浆层表面热压柔性线路板,可有效的减小ITO电极层所受到的压力冲击,减小ITO电极层在热压过程中出现断裂的几率。极端情况下,即使ITO电极层被压断,其表面的导电银浆层仍可起到有效的导电作用,使ITO电极层有效的与柔性线路板电连接,保证了产品的可靠性。具有上述结构的电容触摸屏的加工要求低,难度小,成品率高。
进一步的,所述导电银浆层的厚度为4-10μm。
进一步的,所述电容触摸屏还包括第一遮光层,所述第一遮光层设置于装饰区内的ITO电极层上。
进一步的,所述电容触摸屏还包括第二遮光层,所述第二遮光层设置于柔性线路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电容触摸屏还包括保护层,所述保护层覆盖于所述第一遮光层、第二遮光层和可视区内的ITO电极层上。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层的折射率为1.38-1.6,厚度为50-200um。
进一步的,所述电容触摸屏还包括减反射层,所述减反射层设置于所述基板表面,所述边框装饰层和ITO电极层设置于减反射层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减反射层的折射率为1.4-1.5。
进一步的,所述减反射层的厚度为15-75nm。
进一步的,所述ITO电极层的厚度为20-25nm。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容触摸屏俯视图;
图2是图1中A-A向剖视图;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11、可视区;12、装饰区;
21、基板;22、减反射层;23、边框装饰层;24、ITO电极层;241、引脚;25、导电银浆层;26、第一遮光层;27、柔性线路板;28、第二遮光层;29、保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7437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