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堆垛天车夹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73071.6 | 申请日: | 2013-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248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刘国华;刘浩;尹翔;郑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创元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10 | 分类号: | B66C1/10;B66C13/20;B66C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57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堆垛 天车 夹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堆垛天车夹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堆垛天车夹具装置控制系统的改进。
【背景技术】
焙烧堆垛天车利用其夹具主要完成以下功能:①将成型生产的生阳极下线,存放在炭块库;②将存放在炭块库的生阳极夹上编组线,通过对阳极进行编组后由多功能天车夹入焙烧炉;③将已经焙烧好熟阳极通过解组后,由堆垛天车下线,将熟阳极存放在炭块库;④将存放在炭块库的熟阳极通过堆垛天车输送到组装新阳极输送线上,供组装浇注。夹具的可靠夹持是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但是,在相关技术中,堆垛天车夹具装置包括:夹具驱动与制动部分(夹具升降电机、钢丝绳、碟刹、电动推杆)、执行部分(夹紧气缸、夹具动板、剪刀臂)、控制部分(各夹具开关到位限位开关、松绳限位)。在使用中,堆垛天车存在的以下问题可能导致其夹具在使用过程中松夹。①夹紧气缸内泄。②换向阀故障。当夹紧气缸内泄严重或是换向阀故障时,都可能导致夹紧气缸松开,造成堆垛天车掉块,为安全生产带来隐患。
因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堆垛天车夹具装置克服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有效防止天车掉块的堆垛天车夹具。
本实用新型一种堆垛天车夹具装置,包括:夹具和控制所述夹具的控制部。所述控制部包括与所述夹具顺次相连的气缸、换向阀以及安置在所述夹具底部的限位器。所述气缸用于控制所述夹具的夹紧与松开。所述换向阀用于控制所述气缸动作。其中,所述堆垛天车夹具装置还包括:放空阀和自锁装置,所述放空阀与所述气缸相连,用于卸载所述气缸因内泄产生的压力,所述限位器用于采集并发出所述夹具夹紧或放松状态的信号,所述放空阀的启动由所述限位器采集并发出的夹具夹紧状态的信号控制,所述放空阀的停止由所述限位器采集并发出的夹具松开状态的信号控制。所述自锁装置安装在所述换向阀上,用于在所述夹具夹紧时起自锁保护作用。
优选地,所述换向阀为三位四通换向阀,其输入端为P口,其输出端有两个,分别为A口和B口,所述气缸包括有杆腔和无杆腔,所述A口与所述气缸的无杆腔相连,所述B口与所述气缸的有杆腔相连。
优选地,所述自锁装置包括液控单向阀和开关电磁阀;所述液控单向阀具有输入口、输出口和控制口,所述液控单向阀的输入口与所述换向阀的B口相连,所述液控单向阀的输出口与所述气缸的有杆腔相连,所述开关电磁阀安装在所述换向阀的P口和所述液控单向阀的控制口之间。
优选地,所述开关电磁阀为手动开关电磁阀。
优选地,所述放空阀为2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种堆垛天车夹具装置,一方面,由于在加装了放空阀,能够避免由于气缸内泄而引起的气缸活塞杆误动作而引起的夹具打开的情况。另一方面,由于加装的自锁装置,能避免换向阀失灵误动作引起的夹具松开的情况。起到双重保护作用,有效保证堆垛天车夹具的作业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堆垛天车夹具装置示意图;
图中:夹具1,气缸2,换向阀3,限位器4,放空阀5,自锁装置6,动力部分7,控制柜8,定板11,动板12,第一剪力臂13,第二剪力臂14,弹簧15,液控单向阀61,开关电磁阀6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堆垛天车夹具装置,包括:与夹具1相连且用于控制夹具1夹紧与放松的气缸2,与气缸2相连且用于控制气缸2动作的换向阀3,安置在夹具1底部,起限位作用的限位器4。其中,堆垛天车夹具装置还包括:与气缸2相连,用于在夹具1夹紧时,限位器4发送信号控制其工作将气缸2的非工作腔排空的放空阀5,安装在换向阀3上的用于在夹具1夹紧时起自锁保护作用的自锁装置6。
本实施例中,换向阀3为三位四通换向阀,其输入端为P口,其输出端有两个,分别为A口和B口,B口与气缸2的有杆腔相连,A口与气缸2的无杆腔相连。
自锁装置6包括安装在换向阀3的B口和气缸2的有杆腔之间的液控单向阀61和安装在换向阀3的P口和液控单向阀61的控制油口之间的开关电磁阀62。
本实施例中,开关电磁阀62为手动开关电磁阀62。放空阀5为2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创元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创元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730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