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连接控制臂和副车架的衬套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64197.7 | 申请日: | 2013-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05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刘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7/00 | 分类号: | B60G7/00;B62D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012 | 代理人: | 黄泽雄;黄姝 |
地址: | 2012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连接 控制 车架 衬套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连接控制臂和副车架的衬套组件。
背景技术
当前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加强,对于汽车油耗及成本的要求也越来越苛刻,同时,各主机厂对汽车零件耐腐蚀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如图1所示,传统的控制臂2′与副车架3′的连接方式为:控制臂2′与衬套组件1′焊接,衬套组件1′与副车架3′之间加装支架4′,支架4′焊接在副车架3′上,衬套组件1′与支架4′采用螺栓连接。
这种连接方式,由于需要通过支架来连接,增大了空间,不利于零件的空间布置。同时由于连接件采用钢铁材料制成,重量较重,为满足腐蚀要求必须对表面进行电泳等处理,增加工艺流程,同时也增加了产品的重量和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重量轻、成本低的用于连接控制臂和副车架的衬套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用于连接控制臂和副车架的衬套组件,包括控制臂套筒、橡胶衬套和两个连接件;
所述控制臂套筒与所述控制臂焊接;
所述橡胶衬套压入到所述控制臂套筒中;
所述连接件包括插销和凸耳,所述插销压入到所述橡胶衬套中,所述凸耳与所述副车架连接。
优选地,所述橡胶衬套包括外套管和内套管,所述外套管和所述内套管与橡胶硫化成型后形成所述橡胶衬套。
优选地,所述插销为实心的圆柱形,所述插销压入到所述内套管中。
优选地,所述控制臂套筒的外圆周面与所述控制臂焊接。
优选地,所述凸耳为平板状。
优选地,所述凸耳上开设有螺钉孔,所述凸耳与所述副车架螺钉连接。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由铝合金制成。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还包括挡圈,所述挡圈位于所述凸耳和所述插销之间,所述插销压入所述橡胶衬套后,所述挡圈抵靠在所述橡胶衬套外。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对衬套组件的结构进行了优化,省去了支架,减轻了产品的整体重量,节省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控制臂与副车架之间的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衬套组件与控制臂和副车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衬套组件的总装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连接件的零件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套筒和橡胶衬套的装配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外套筒与控制臂连接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对照表:
1′——衬套组件 2′——控制臂 3′——副车架
4′——支架
10——衬套组件 20——控制臂 30——副车架
11——控制臂套筒 12——橡胶衬套 13——连接件
111——焊缝 121——外套管 122——内套管
131——插销 132——凸耳 133——螺钉孔
134——挡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仅通过衬套组件10来连接控制臂20和副车架30。本实用新型对衬套组件的结构进行了优化,省去了支架,减轻了产品的整体重量,节省了成本。
参见图3,图3为本实施例中衬套组件的总装图。衬套组件10包括控制臂套筒11、橡胶衬套12、两个连接件13。控制臂套筒11用于与控制臂20焊接。如图4所示,连接件13包括插销131和凸耳132,凸耳132用于与副车架30连接。
本实施例中,插销131为实心的圆柱形。如图5所示,内套管122和外套管121与橡胶硫化成型得到橡胶衬套12。如图6所示,控制臂套筒11的外圆周面与控制臂20焊接,形成焊缝111。插销131压入到内套筒15的两端。
衬套组件的装配方法如下:
先将控制臂套筒11与控制臂20焊接;
再将一个连接件13的插销131压入到内套管122的一端中,过盈配合将插销131固定住;
之后,将一个连接件13与橡胶衬套12、外套管121、内套管122一起压入控制臂套筒11中。
然后,将另一个的连接件13压入内套管122的另一端;
最后,将凸耳132与副车架30连接,完成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641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能辊式级配机
- 下一篇:一种孕妇适用的润白隔离霜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