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锅提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52140.5 | 申请日: | 2013-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426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黄有强;陈日豪;李方烔;刘海枫;周武;万今明;李远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9/20 | 分类号: | B25J9/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张永明 |
地址: | 51907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锅提放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电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内锅提放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对电饭锅、压力煲内锅提放检测的方法,是人工手动操作,或利用机械手实现内锅提放。现有技术的缺陷是操作由人工完成,则自动化程度低,对于实现上万次的开合盖操作将效率极其低下并耗费大量人力。如操作由机械手完成,则成本较高,需要特定的机械手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锅提放装置,以解决人工操作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锅提放装置,包括直线运动部;夹持部,与直线运动部相连接,夹持内锅的边缘处,在直线运动部的带动下做直线往复运动。
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器,控制直线运动部的运动速度。
进一步地,内锅提放装置还包括连接部,直线运动部与夹持部通过连接部相连接,连接部与直线运动部和夹持部枢接。
进一步地,夹持部包括相互连接的固定件,支臂和机械夹爪,固定件与直线运动部相连接,机械夹爪通过支臂与固定件相连接。
进一步地,支臂包括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第一支臂与第二支臂分别与固定件位置可调地连接。
进一步地,支臂为L形。
进一步地,机械夹爪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
进一步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沿水平方向平行设置。
进一步地,第一夹板位于第二夹板上方,且第一夹板的长度大于第二夹板的长度。
进一步地,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之间距离可调。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由使用机械设备代替人工,高效率地实现了电饭锅、压力煲内锅提放自动操作,调高了工作效率。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内锅提放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内锅提放装置的无框架示意图;以及
图3是图2的A处放大示意图。
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如下:10、直线运动部;20、夹持部;21、固定件;22、支臂;221、第一支臂;222、第二支臂;23、机械夹爪;231、第一夹板;232、第二夹板;30、连接部;40、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参见图1至图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内锅提放装置,包括直线运动部10;夹持部20,与直线运动部10相连接,夹持内锅的边缘处,在直线运动部10的带动下做直线往复运动。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在在低成本条件下,利用较为简单的控制方法及装置,高效率实现电饭锅、压力煲内锅提放自动操作。通过调节能够对内锅提放高度进行调解,成本低廉,并具有断电记忆的功能,人工设置简单。本实用新型相对于其它装置成本低廉,控制方法及装置简单。对电饭锅、压力煲内锅提放操作,装置最短能在5S内完成,无需人工干预,自动化程度高。
内锅提放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控制直线运动部10的运动速度。
参见图1至图2,内锅提放装置还包括连接部30,直线运动部10与夹持部20通过连接部30相连接,连接部30用于连接可调机械夹爪23及气缸活塞,连接部30与直线运动部10和夹持部20枢接,夹持部20在重力作用下垂直下垂。
参见图1至图3,夹持部20包括相互连接的固定件21,支臂22和机械夹爪23,固定件21与直线运动部10相连接,机械夹爪23通过支臂22与固定件21相连接。支臂22包括第一支臂221和第二支臂222,第一支臂221与第二支臂222分别与固定件21位置可调地连接。可以调整为不同直径,可以满足多种内锅的检测需求;支臂22为L形。机械夹爪23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夹板231和第二夹板232。第一夹板231和第二夹板232沿水平方向平行设置。第一夹板231位于第二夹板232上方,且第一夹板231的长度大于第二夹板232的长度。第一夹板231与第二夹板232之间距离可调。
参见图1至图2,优选地直线运动部10为气缸,也可以为其他直线运动机构,例如齿轮齿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521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