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灯开关的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18030.7 | 申请日: | 2013-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436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李书栓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37/06 | 分类号: | B60K37/06;B60Q1/04;H01H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吉海莲 |
地址: | 230022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灯 开关 安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电器元件,尤其涉及一种大灯开关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现代化电子控制的程度越来越高,随着功能键的增加,这些电子控制开关对仪表板布置是一个巨大挑战。现有大灯电调开关的安装结构和大灯调光开关的安装结构形式相同,对应线束接插头的端子也相同。生产装配时对工人的熟练程度要求非常高。两种开关存在错装的高风险,错装会让对应的功能无法实现,严重时存在线束烧蚀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大灯电调开关和大灯调光开关容易错装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灯开关的安装结构,其结构简单,能够有效避免大灯电调开关与大灯调光开关的错装问题。
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一种大灯开关的安装结构,其包括电调开关安装区、调光开关安装区,所述调光开关安装区的底部设有至少一条防错筋,所述防错筋与调光开关的导向凹槽配合,所述防错筋与电调开关干涉。
可选择的,所述调光开关的导向凹槽为两个,所述防错筋的个数为两个,所述防错筋与所述导向凹槽一一配合。
可选择的,所述防错筋为长方体形,所述防错筋的长度为7mm,宽度为1.4mm,高度为1.2mm。
可选择的,所述大灯调节开关的安装结构还包括预留开关安装区,所述预留开关安装区、所述调光开关安装区、所述电调开关安装区,依次并排设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大灯开关的安装结构,在调光开关安装区的底部增加了防错筋,调光开关的导向凹槽与防错筋配合,因而防错筋不会影响跳关开关的安装;电调开关不具备与防错筋配合的凹槽,因此电调开关置于调光开关安装区时,会与防错筋发生干涉,无法进行装配,进而不会出现错装的现象。采用该安装结构保证了开关的通用性,方便了生产线的安装,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不增加安装结构的模具费用,不用改变开关的结构形式,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仪表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大灯开关的安装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调光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防错筋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装结构与开关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大灯开关的安装结构,11-电调开关安装区,12-调光开关安装区,121-防错筋,13-预留开关安装区,2-调光开关,21-导向凹槽,a-宽度,b-高度,3-电调开关,4-仪表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3所示,大灯开关的安装结构1固定在仪表台4上,大灯开关的安装结构1包括电调开关安装区11、调光开关安装区12,调光开关安装区12的底部设有至少一条防错筋121,防错筋121与调光开关2的导向凹槽21配合,防错筋121与电调开关3干涉。调光开关2的底部具有导向凹槽21,而电调开关3的底部不具有导向凹槽21,因而会与防错筋121发生干涉。
调光开关2的导向凹槽21的个数可根据需要设置,导向凹槽的个数一般为两个,防错筋121的个数可以是一个、两个。优选的,调光开关2的导向凹槽21为两个,防错筋121的个数为两个,防错筋121与导向凹槽21一一配合。两个防错筋121与导向凹槽21相配合,具有防错和定位准确的作用。
如图4所示,防错筋121的形状可以是三角形、长方形等形状。优选的,防错筋121为长方体形,防错筋的长度为7mm,宽度a为1.4mm,高度b为1.2mm。
如图5所示,大灯调节开关的安装结构1可以设有多个开关安装区,优选的,大灯调节开关的安装结构1还包括预留开关安装区13,预留开关安装区13,调光开关安装区12、电调开关安装区11依次并排设置。预留开关安装区13为后期增加配置、增加开关提供便利。
虽然本实用新型是结合以上实施例进行描述的,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而只受所附权利要求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容易地对其进行修改和变化,但并不离开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构思和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180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