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移动个人支付终端的新型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09611.4 | 申请日: | 2013-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257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林嵘;涂桥英;沈思忠;吴五四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新大陆支付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G1/00 | 分类号: | G07G1/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15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个人 支付 终端 新型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个人支付终端新型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移动技术(尤其是智能手机)和支付手段的进步,消费者的支付习惯也正在悄然发生着改变,由过去的现金消费,借记卡、信用卡消费等,向电子消费转变。智能手机已成为电子消费的自助终端,在小额快速支付领域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
个人支付终端指的是连接计算机或智能移动设备,通过读取或输入银行卡相关信息,发起交易并提示操作方交易完成的小型银行卡受理设备及其终端程序,具备卡片读取、数据加密和交易验证等功能。除了延续传统交易场景之外,在对卡片信息和交易指令进行加密的基础上,支持有卡有密交易的个人支付终端相对传统非面对面无卡交易方式更具安全保障。此外,个人支付终端设备体积相对较小且容易携带,对通用设备和网络条件要求较低,使用方式更为灵活。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连接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的移动个人支付终端在全球范围兴起,尽管尚处于市场发展初期,但呈加速发展趋势。移动个人支付终端主要指Square模式的移动刷卡器,以及其它内置物理键盘和显示屏幕的升级产品。移动个人支付终端一般都支持iOS和Android操作系统,通过音频接口、Dock数据接口或蓝牙与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进行通讯,主要应用于商户收单,也有部分产品为持卡人提供移动支付服务。
但是,现有的移动个人支付终端在结构设计上还存在一些缺陷:有些移动个人支付终端未充分考虑终端的结构安全性,终端存在被攻击者打开并窃取敏感数据的风险,安全性低;有些终端虽然在结构上进行了充分的安全设计,但是却造成了终端结构复杂,难于生产、加工、安装,无形中增加了生产成本,降低了市场竞争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个人支付终端新型结构,该结构不仅安全性高,可以有效防止攻击者打开终端,而且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安装,使用效果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移动个人支付终端新型结构,包括PCB板和设于PCB板外部的壳体,所述壳体由上壳体、中壳体和下壳体构成,所述PCB板设于所述中壳体和下壳体之间,所述中壳体和下壳体通过从中壳体一侧旋入的螺丝相连接,所述中壳体和上壳体为不可拆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中壳体上开设有若干用于旋入螺丝的贯穿通孔,所述下壳体上侧面对应设有若干螺丝连接柱,所述螺丝从中壳体上侧面旋入,并经所述螺丝连接柱与下壳体相连接,以将中壳体和下壳体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上壳体下侧面设有超声熔接凸条,所述中壳体上侧面对应设有超声熔接凹槽,所述上壳体和中壳体采用超声波熔接方式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中壳体上设有刷卡磁头和四节音频插头,所述刷卡磁头和四节音频插头分别经导线与PCB板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当移动个人支付终端制造安装完成后,即无法被打开,如果攻击者试图打开本产品,就必须强行打开或破坏外壳,并留下攻击痕迹,从而从外部结构上大大提高了终端的安全性。此外,该终端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安装,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移动个人支付终端新型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PCB板4和设于PCB板4外部的壳体,所述壳体由上壳体1、中壳体2和下壳体3构成,PCB板4设于中壳体2和下壳体3之间,中壳体2和下壳体3通过从中壳体2一侧旋入的螺丝相连接,中壳体2和上壳体1为不可拆固定连接。
上述中壳体2上设有刷卡磁头8和四节音频插头9,所述刷卡磁头8和四节音频插头9分别经导线与PCB板4相连接。
具体的,上述中壳体2上开设有两个用于旋入螺丝的贯穿通孔5,下壳体3上侧面对应设有两个螺丝连接柱6,两个螺丝从中壳体2上侧面旋入,并经螺丝连接柱6与下壳体3相连接,从而将中壳体2和下壳体3连接在一起。
上壳体1下侧面设有超声熔接凸条,中壳体2上侧面对应设有超声熔接凹槽7,上壳体1和中壳体2采用超声波熔接方式固定连接。安装时,上壳体1和中壳体2的材料分子在大功率超声波的作用下,充分熔接在一起,使上壳体1和中壳体2之间形成密不可分的融合腔体,无法再被分开和打开。而用于连接中壳体2和下壳体3的螺丝的头部由于位于上述融合腔体内,一旦安装完成即无法旋出,因而中壳体2和下壳体3经螺丝连接后也无法被打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新大陆支付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新大陆支付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096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