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挡汽车的换挡防尘罩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05403.7 | 申请日: | 2013-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489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王涛;汪震隆;李光明;孙晋松;刘新;唐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52 | 分类号: | F16J15/52;F16H5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吉海莲 |
地址: | 230022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挡 汽车 换挡 防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挡防尘罩,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挡汽车的换挡防尘罩。
背景技术
汽车上变速箱操纵杆的防尘罩,是为了防止灰尘、砂子等杂质从操纵杆根部进入换挡机构内部而设置的。
目前,常见的自动挡汽车的换挡防尘罩包括罩体和卡箍,其中罩体的材质主要为皮质或仿皮质,罩体的上部通过环状的卡箍固定在换挡手柄上,罩体的边缘粘黏或钉在换挡面板的表面上,或者粘黏或钉在换挡面板上用于供换挡杆贯穿的通孔的内壁上。
现有技术中的防尘罩的主要缺陷在于:
(1)由皮质或仿皮质材料制成的罩体几乎是没有弹性的,在换挡过程中易出现褶皱、下垂,并且易出现夹皮现象:即下垂的罩体被夹在上述通孔内壁与换挡杆之间,从而导致被夹住的罩体出现早期的磨损破裂,严重影响防尘罩的防尘作用和外部美观;
(2)罩体的上部通过环状的卡箍固定在换挡手柄上,不易拆卸,严重影响防尘罩的后期修复或更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自动挡汽车的换挡防尘罩。
为实现上述目的,所述自动挡汽车的换挡防尘罩包括:
与换挡手柄可拆卸连接的连接部;
与换挡面板可拆卸连接的皮罩框;
罩在所述连接部和皮罩框外侧的罩体,所述罩体的上部与所述连接部的上边缘固定连接,所述罩体的下部与所述皮罩框的上边缘固定连接;以及,
多个弹性体,各弹性体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连接部和所述皮罩框;所述多个弹性体在换挡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投影覆盖所述换挡手柄的运动轨迹;且所述多个弹性体均位于由罩体、连接部和皮罩框共同围成的区域内,并且在换挡过程中,所述多个弹性体均处于拉伸状态。
优选的是,所述连接部包括呈筒状的第一连接主体以及凸设于所述第一连接主体内壁上的定位凸块;
所述换挡手柄的底部连接有呈筒状的第二连接主体,所述第二连接主体的中心轴与所述换挡手柄的底部相垂直;在所述第二连接主体的侧壁上开设有开口槽,并且所述第二连接主体的下边缘具有向外的翻边;
所述第二连接主体的下边缘贯穿所述第一连接主体,所述翻边抵在第一连接主体的下底面上,并且所述定位凸块伸至所述开口槽内并与所述开口槽的内壁相接触。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连接主体内壁上凸设有并排排列的第一定位凸块和第二定位凸块,所述第一定位凸块和第二定位凸块均伸至所述开口槽内,并且分别与所述开口槽的内壁相接触。
优选的是,所述换挡面板上开设有多个卡槽,所述皮罩框上设置有多个卡块,所述多个卡块一一对应地与所述多个卡槽可拆卸地卡合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弹性体为皮筋或弹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在罩体的内部设置起内支撑作用的弹性体,避免了换挡过程中的夹皮现象,进而有效防止罩体出现早期的磨损破裂,增加了防尘罩的使用寿命;
(2)连接部与换挡手柄的可拆卸连接,以及皮罩框与换挡面板的可拆卸连接,方便了防尘罩后期的修复与更换。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换挡防尘罩的外部结构示意图,该换挡防尘罩分别与换挡手柄及换挡面板相配合。
图2示出了图1中所示的换挡防尘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2中所示的连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1中所示的换挡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1和图4中所示的换挡手柄与图2和图3中所示的连接部的配合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换挡手柄 212 第一定位凸块
10 第二连接主体 213 第二定位凸块
11 开口槽 22 弹性体
12 翻边 23 罩体
2 防尘罩 24 皮罩框
21 连接部 241 卡块
211 第一连接主体 3 换板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054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