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锥形轮无级变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98945.6 | 申请日: | 2013-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414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陈曙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曙光 |
主分类号: | F16H37/12 | 分类号: | F16H37/12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5 | 代理人: | 卢清华 |
地址: | 3625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锥形 无级 变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车用变速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锥形轮无级变速器。
背景技术
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为了满足汽车在不同行驶条件下对牵引力及行驶速度的要求,所有的车辆中都必须装有变速器;变速器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变速来调节发动机最终输出到车轮处的扭力矩和转速,以满足汽车在不同使用状态时对牵引力矩和速度的要求。
在现有的车用变速器中,使用最为普遍的以下两种变速器:
一、链条或皮带的链带型的无级变速器;其不足之处为:链条或皮带或多或少会出现打滑现象,缺点为动力浪费、提速慢、链带易磨损,只能用于1.4左右排量下的发动机。
二、齿轮啮合式手动或自动机械变速器,这种变速器是采用多个齿数不同的齿轮相互啮合,其不足之处为:当汽车行驶过程中需要获得不同传动比值时,变速器已处于相互啮合的齿轮之间要重新分离和重新选择啮合,这样在齿轮高速运动状态下,相互啮合的齿轮重新分离和重新选择啮合就存在变速不平滑、动力浪费、造价高昂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速平滑、结构简单的锥形轮无级变速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一种锥形轮无级变速器,包括变速器外壳和设置于变速器外壳内的无级变速机构,所述无级变速机构具有输入轴和输出端,还包括穿设连接于所述输入轴上的锥形轮,所述锥形轮两端面设为小直径端面和大直径端面,小直径端面和大直径端面之间为锥形面,所述锥形面上布设有螺纹槽,还包括固定于变速器机壳内的滑杆,滑杆上设有滑块,滑块上铰接有推杆,推杆的另一端连接有轴承,轴承内设轮轴,轮轴连接有与所述螺纹槽啮合的从动小齿轮,还包括与所述变速器外壳相连的滑轨,所述滑轨上设有供所述轮轴在小直径端面与大直径端面之间运动的轨道,所述轨道与所述锥形轮的锥形面斜度相对应,所述轮轴连接至所述可伸缩万向节,所述可伸缩万向节另一端以直接或间接方式连接至所述无级变速机构的输出端。
较佳地,所述推杆和所述滑轨均为两根,所述滑轨分别设置于所述从动小齿轮的两侧,所述轨道与所述轮轴之间设有轴承,所述推杆分设于所述滑轨的外侧,所述推杆与所述轮轴之间设有轴承,所述轮轴穿过所述轨道并可沿所述轨道运动。
较佳地,所述从动小齿轮为两个,两个所述从动小齿轮对称设置于所述锥形轮的两侧,每个从动小齿轮上均设置有与所述从动小齿轮相配合的所述推杆和所述滑轨,所述轮轴均连接可伸缩万向节,所述可伸缩万向节连接至所述输出端。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可伸缩万向节连接至差速同步器,所述差速同步器上设有输出轮,所述输出轮与所述输出端相接。
较佳地,所述从动小齿轮为四个,四个所述从动小齿轮等间隔分设在所述大直径端面的圆周外围,每个所述从动小齿轮上均设置有与所述从动小齿轮相配合的所述推杆和所述滑轨,所述轮轴均连接可伸缩万向节,所述可伸缩万向节连接至所述输出端。
进一步地,四个所述从动小齿轮中不相邻的两个所述可伸缩万向节末端设有用于矫正输出方向的调整轮,所述调整轮为相互啮合的两个锥轮,所述调整轮连接至输出端。
在上述方案中,较佳地,所述输入轴穿设有圆柱轮,所述圆柱轮位于所述锥形轮一侧且靠近所述小直径端面,所述圆柱轮的圆柱面上设有与所述锥形轮上螺纹槽互为反向的螺纹,在所述圆柱轮靠近所述锥形轮的端面和所述小直径端面之间形成空挡区,所述轨道设置成可供所述轮轴在所述锥形面和所述圆柱面之间运动的轨道。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后,需要变速时,通过推动滑块,滑块带动推杆,推杆带动从动小齿轮在大直径端面(对应高速档)和小直径端面(对应低速档)之间运动。在这个过程中,连接从动小齿轮的轮轴在预设的轨道中运动,由于轨道的限制作用,从动小齿轮啮合移动于锥形面上的螺纹槽中,同时输入轴驱动锥形轮转动进而驱动从动小齿轮转动,从动小齿轮通过可伸缩万向节连接到输出端,起到变速作用。在变速时,从动小齿轮和锥形轮不用分离后再重新啮合,而是采用啮合移动,保证变速平滑顺畅,同时本实用新型结构相对简单,成本较低。
进一步通过设置两根推杆和两根滑轨,从动小齿轮位于两根推杆之间且位于两根滑轨之间,轮轴在两根滑轨中的轨道运动,不易偏移,能保证稳定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曙光,未经陈曙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989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力传动变速箱
- 下一篇:一种柴油机风扇皮带张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