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用空调前蒸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96568.2 | 申请日: | 2013-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503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卢强;郑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龙润汽车转向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9/02 | 分类号: | F25B39/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郭云 |
地址: | 40276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用空调前蒸总成的结构。
背景技术
蒸发器总成(简称NBM1)是汽车空调系统中是至关重要的部件,对空调的制冷效果有着显著的影响,它利用液态低温制冷剂在低压下易蒸发,转变为蒸气并吸收被冷却介质的热量,从而达到制冷目的。车用空调蒸发器根据在车内安装位置的不同,分为前蒸发器总成和顶蒸发器总成。
前蒸发器总成(简称前蒸总成)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接风道、进风箱壳体、上下壳体组件和左右壳体组件。通过连接风道进风,经进风箱壳体、上下壳体组件后,由左右壳体组件出风。传统结构中,连接风道为注塑件,通过卡扣与进风箱壳体相连,安装和拆卸非常方便。在检修过程中,需要拆卸连接风道,容易造成连接风道的卡扣损坏,致使连接风道报废,无法继续使用。而对于连接风道来说,除卡扣损坏外,其余部分均完好无损,造成极大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用空调前蒸总成,既能实现连接风道与进风箱壳体之间的方便快捷安装,又能在连接风道的卡扣损坏后继续使用连接风道。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车用空调前蒸总成,包括依次相连的连接风道(A)、进风箱壳体(E)、上下壳体组件(B)和左右壳体组件(C),所述连接风道(A)、进风箱壳体(E)和上下壳体组件(B)由上到下依次布置,左右壳体组件(C)位于上下壳体组件(B)的右侧;所述连接风道(A)包括弧形的风道主体(1),所述风道主体(1)的下端边缘水平向外延伸形成安装座(2),所述连接风道(A)通过安装座(2)左右两侧设置的安装卡扣(3)与进风箱壳体(E)卡接,关键在于:所述安装座(2)的左前角位置处、右后角位置处分别水平向外延伸后形成用于设置预留螺栓过孔的安装板(4),并且预留螺栓过孔位置处的厚度比安装板(4)其余位置处的厚度要薄,相应地,在进风箱壳体(E)上设置有正对安装板(4)的安装平台(5),当安装卡扣(3)损坏后,由穿过安装板(4)和安装平台(5)的螺栓将连接风道(A)固定在进风箱壳体(E)上。
优选为,所述安装卡扣(3)共三个,其中两个间隔设置在安装座(2)的左侧,另外一个设置在安装座(2)的右侧中部。优化安装卡扣的数量和安装位置,一方面节约成本,另一方面也考虑到布置位置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在原安装卡扣的基础上增设安装板,当安装卡扣完好无损时,通过安装卡扣实现连接风道与进风箱壳体的安装,当安装卡扣在使用过程中损坏后,可以先在安装板上打螺栓过孔,再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实现连接风道与进风箱壳体的安装;
(2)预留螺栓过孔位置处的厚度比安装板其余位置处的厚度要薄,在预留位置处打孔更加轻松;
(3)将安装板设置在安装座的左前角位置处和右后角位置处,形成对角线分布,在保证安装牢固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降低了安装螺钉的数量,节约了成本,简化了安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巧妙,既能通过安装卡扣实现连接风道的快速安装,又能在卡扣损坏后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连接风道,避免了连接风道因安装卡扣损坏而提前报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连接风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D向视图。
图4是图3的F-F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结合图1——图3所示,一种车用空调前蒸总成,由依次相连的连接风道A、进风箱壳体E、上下壳体组件B和左右壳体组件C等组成。连接风道A、进风箱壳体E、上下壳体组件B由上到下依次布置。左右壳体组件C位于上下壳体组件B的右侧。通过连接风道A进风,经进风箱壳体E、上下壳体组件B后,由左右壳体组件C出风,其风流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
上下壳体组件B由上壳体和下壳体组成,上壳体位于下壳体的上方。左右壳体组件C由左壳体和右壳体组成,左壳体位于右壳体的左侧。连接风道A、进风箱壳体E、上壳体、下壳体、左壳体和右壳体均为注塑成型件。
连接风道A主要由弧形的风道主体1、位于风道主体1下方的安装座2组成。安装座2由风道主体1的下端边缘水平向外延伸形成。安装座2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安装卡扣3,连接风道A通过安装座2左右两侧设置的安装卡扣3与进风箱壳体E卡接,以上所述与现有结构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龙润汽车转向器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龙润汽车转向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965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