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卡滞增压单向活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85421.3 | 申请日: | 2013-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148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李娟娟;王健;马飞;李文斌;王堃;孙海鹏;李德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16K15/02 | 分类号: | F16K15/02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安丽 |
地址: | 10007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卡滞 增压 单向 活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活塞导向配合领域,特别涉及增压单向活门。
背景技术
增压单向活门用于贮箱或气瓶增压。现有的增压单向活门在使用中容易出现卡滞的故障现象,从而使得活门无法正常开启或关闭,造成产品功能失效,从而影响增压工作,严重的将造成贮箱泄漏,甚至箱压不足的后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防卡滞增压单向活阀,有效解决卡滞问题,提高增压单向活门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防卡滞增压单向活门,它包括壳体、活塞、弹簧、弹簧圈、接管嘴;壳体为中空圆筒状结构,壳体的一端带有密封端面并包含入口结构,壳体的另一端为开孔端面且与接管嘴靠螺纹固定连接,壳体与接管嘴之间形成圆柱形的容腔;活塞为圆柱形且位于所述容腔内,活塞的一端与壳体密封端面配合,起密封作用,活塞的另一端与接管嘴之间放置用于限位、活塞回位及提供密封力的弹簧;弹簧圈嵌于活塞的外圆柱面相应安装槽内,与壳体形成导向配合:弹簧圈的开口端部的圆角半径为0.45mm,弹簧圈的开口端部与弹簧圈基体外圆之间的过渡圆弧半径为10mm,所述过渡圆弧对应的弦长为理论值为6.12mm。
所述弹簧圈的数量为4个且每一个弹簧圈的丝径为1.5mm。弹簧圈有两种规格,可根据阻尼力需要进行选配。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增压单向活门进行结构设计,优化弹簧圈设计参数,使其在保证相应阻尼力的前提下,具有防卡滞的功能,提高增压单向活门的可靠性。
(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加工工艺易实现,且弹簧圈端部形貌及圆滑程度一致性较好,从而使得增压单向活门内部导向结构一致性较好。
(3)本实用新型应用广泛,在解决振颤与卡滞问题之间寻找出了平衡点,可推广应用于其他具有弹簧圈结构的导向配合产品中。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2本实用新型中弹簧圈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中弹簧圈开口端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1、活塞2、弹簧3、弹簧圈4、接管嘴5。壳体1为中空圆筒状结构,壳体1的一端带有密封端面并包含入口6结构,壳体1的另一端为开孔端面且与接管嘴5靠螺纹固定连接,壳体1与接管嘴5之间形成圆柱形的容腔。活塞2为圆柱形且位于所述容腔内,活塞2的一端与壳体1端面配合,起密封作用,活塞2内部嵌入密封件8,用于活塞2与壳体1的密封配合。活塞2的另一端与接管嘴5之间放置用于限位、活塞回位及提供密封力的弹簧3。弹簧圈4嵌于活塞2的外圆柱面相应安装槽内,活塞2的外圆柱面与壳体1形成导向配合面9,弹簧圈4在活塞2动作时提供阻尼力。
当阀门入口6腔内压力低于出口7腔内压力或卸掉入口腔内6压力时,活塞2依靠弹簧3预紧力自动落座于壳体1密封端面处并形成密封。弹簧圈4为活塞2提供机械阻尼,有效避免在增压过程中,活塞2在高压高速的气流作用下形成振颤或高频气流引起整阀鸣叫。然而,弹簧圈4在起气动阻尼作用的同时,过大的摩擦力很可能造成活塞2在多次工作中卡滞,从而使得增压单向活门无法正常开启或关闭,造成其功能失效。尤其对于航天领域的产品而言,会影响航天型号在发射前的增压工作,严重的将造成箱内推进剂泄漏甚至箱压不足的后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未经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854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