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挂倒档旋耕停转工作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83607.5 | 申请日: | 2013-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326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陶庄;谭启寅;赖世耀;陶伟龙;文德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汽牛农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23 | 分类号: | F16H57/023;F16H57/022;A01B33/00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明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45106 | 代理人: | 黎明天 |
地址: | 537814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挂倒档旋耕 停转 工作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用器械,特别是涉及一种能让旋耕机在挂倒档的时候使旋耕自动停转的挂倒档旋耕停转工作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农民在劳作时都以现代化设备代替了原本传统的劳作方式,以提高更好的工作效益,在农作方面小型旋耕机现也成为了广大农民耕田的不二选择。然而普通的小型旋耕机虽然提高了耕地效率,但是在一些问题上却还是不尽如人意,比如耕刀轴的驱动控制。传统的小型旋耕机的旋耕刀轴与发动机轴以蜗轮蜗杆的方式相连接,在转与停方面得不到好的控制,因此在机器前行时耕刀正转,机器倒退时耕刀逆转,容易伤到操作人员的脚,这样会给操作者带来安全隐患,增加了安全风险。虽然有些大型旋耕机为了控制转刀轴又为其加了一个发动机,用一个发动机带动轮轴,用另一个发动机带动耕刀轴,这样虽然可以控制耕刀轴的转向,但是所需的成本太高,不适合小型农用旋耕机的推广。因此耕刀在旋耕机前进时保持旋转,倒退和转弯时保持停止这个情况还有很大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小型旋耕机耕刀控制所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旋耕机前进时耕刀工作,后退时耕刀不动的挂倒档旋耕停转工作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挂倒档旋耕停转工作装置,包括旋耕主轴、与其连接的主轴齿轮,其特征是:所述主轴齿轮一端设有凸台,另一端开有棘齿槽;凸台内设有滚针轴承,主轴齿轮通过滚针轴承连接旋耕主轴;主轴齿轮一侧设有离合套,离合套上设有与棘齿槽相匹配的棘齿,主轴齿轮通过棘齿槽与离合套上的棘齿连接,该离合套通过花键连接旋耕主轴;离合套上设有离合弹簧,离合弹簧一端顶在离合套的凸缘上,另一端通过安装在旋耕主轴一侧的隔垫固定;主轴齿轮与隔垫之间分别通过旋耕主轴两端的花键凸台和两深钩球轴承固定。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解决了小型旋耕机退行时旋耕主轴逆转的问题,大大降低了在耕作过程中的安全风险,无需增加多余的操作装置,操作简单有效,减轻了操作者在操作过程中的负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主轴齿轮与离合套的分解立体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凸台1,旋耕主轴2,滚针轴承3,主轴齿轮4,传动齿轮5,棘齿槽6,离合弹簧7,深沟球轴承8,离合套9,隔垫10,花键11,花键槽12,棘齿13,棘齿槽14。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旋耕主轴2、与其连接的主轴齿轮4,主轴齿轮4一端设有凸台1,另一端开有棘齿槽14;凸台1内设有滚针轴承3,主轴齿轮4通过滚针轴承3连接旋耕主轴2,主轴齿轮4一侧设有离合套9,离合套9上设有与棘齿槽14相匹配的棘齿13,主轴齿轮4通过棘齿槽14与离合套9上的棘齿13连接。离合套9内开有花键槽12,旋耕主轴2上设有与花键槽12相匹配的花键11,离合套9通过花键槽12与旋耕主轴2上的花键11连接。通过花键11连接能使离合套9在旋耕主轴2上固定或移动。离合套9上设有离合弹簧7,离合弹簧7套在离合套9上(间隙配合),离合弹簧7一端顶在离合套9的凸缘上,另一端通过安装在旋耕主轴2一侧的隔垫10固定,离合弹簧7主要为了使离合套9自动复位或自动分离。在主轴齿轮4与隔垫10之间分别通过旋耕主轴2两端的花键11凸台和两深钩球轴承8固定,构成离合装置。主轴齿4通过与旋耕机的传动齿轮5啮合,进行动力输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旋耕机进行作业时,传动齿轮5带动主轴齿轮4转动,主轴齿轮4棘齿槽14上的棘齿通过正转与离合套9外的棘齿13互相咬合,使得离合套9带动旋耕主轴2进行驱动,从而使旋耕进行工作。当旋耕机挂倒档时,主轴齿轮4反转,主轴齿轮4与离合套9通过棘齿13斜面的作用而自然推开,从而失去咬合作用,旋耕主轴2无驱动力, 旋耕停止工作,从而实现挂倒档时耕刀停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汽牛农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汽牛农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836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