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热连轧机粗轧立辊辊缝标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82543.7 | 申请日: | 2013-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784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张先念;幸利军;刘苗;吴真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8/10 | 分类号: | B21B38/1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和万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0 | 代理人: | 刘立平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轧机 粗轧立辊辊缝 标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连轧机用测量装置,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连轧机粗轧立辊辊缝标定装置,所述热连轧机粗轧立辊辊缝标定装置可进行对热带钢连轧机粗轧立辊开口度、对中度的标定。
背景技术
在热连机,需要对带钢宽度进行控制,带钢宽度进行控制的目的就是要确保精轧出口的成品带钢的宽度精度达到用户的要求,并尽可能地减少带钢全长的宽度偏差和宽度波动。
由于在热连轧机中,只有粗轧机的立辊才具有宽度压下的功能,因此带钢一旦离开粗轧机进入精轧机以后,带钢的宽度就无法进行主动的控制。因此,对带钢宽度进行的控制主要是在粗轧区域。其中,立辊辊缝的准确性对宽度精度影响较大。立辊辊缝标定不准不但会导致宽度偏差较大,同时还会对整个宽度控制模型自学习产生很大的副面影响,例如,由此导致新立辊更换后,宽度控制精度大大下降,需要再经过一段时间的模型自学习,才能恢复到稳定控制状态。所以,粗轧立辊辊缝的准确性对宽度精度控制尤为重要。
目前粗轧立辊辊缝标定采用一般卷尺、直尺的测量工具,直接测量立辊辊面间距和两侧辊缝偏差,将测量结果输入控制系统中进行标定。
然而,上述现有装置的不足之处在于:
1、由于受现场条件的限制,现场水汽雾气较大、光线暗淡,测量精度得不到保证;
2、立辊辊面为圆弧面,利用卷尺和直尺很难找到辊面的平行基准面,测量误差较大;
3、由于测量人员需要进入立辊轧机内,且需要重复测量验证,每次进出立辊轧机均需挂牌和摘牌,作业效率低;
4、测量空间狭小,立辊设备下面为氧化铁皮地沟,人工测量过程中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经检索:虽然有类似的技术方案申请专利,但是,例如,专利CN201110274492.X描述的是测量辊缝间距与基准位置进行比较,通过辊缝调整是精度控制在范围内,需要多次实测辊缝间距;另一方面,专利CN200920288404.X、CN200720016470.2、CN201220528345.0、CN200920288404.X、CN200720016470.2、CN201120372130.X描述的都是利用主尺、测量杆、滑标尺框等组合测量装置来测量辊缝的方法。
综上所述,所述专利均利用主尺、测量杆、滑标尺框等组合测量装置来实测两侧辊缝间距,均需进入轧机内测量,或测量环境差,操作不安全,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所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连轧机粗轧立辊辊缝标定装置,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就是能在现场复杂设备结构及环境恶劣、特殊工况条件下,方便准确地一次性标定立辊的开口度、对中度。提高标定精度,解决一般卷尺、直尺无法准确标定的缺点,提高带钢宽度控制精度和板形稳定性及作业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不需要测量立辊辊缝实际值,而是通过测量立辊轴承座与基准位置的两侧间距,通过换算直接得出两侧实际辊缝值,一次性进行立辊开口度和对中度标定,且不需要多次实测辊缝间距。且,无须利用主尺、测量杆、滑标尺框等组合测量装置来实测两侧辊缝间距,且不需进去轧机内,测量环境好,操作安全方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热连轧机粗轧立辊辊缝标定装置,包括平行设置的立辊入口框架横梁9和立辊出口框架横梁12,设置于所述立辊入口框架横梁9和立辊出口框架横梁12之间的传动侧立辊轴承座16的工作侧立辊轴承座11,设置于所述传动侧立辊轴承座16的工作侧立辊轴承座11之间的中点、连接所述入口框架横梁9和立辊出口框架横梁12的立辊框架鼻梁13,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动侧立辊轴承座11上设置有通过立辊圆心、垂直于所述入口框架横梁9的传动侧立辊中心线1,所述工作侧立辊轴承座16上设置有通过立辊圆心、垂直于所述入口框架横梁9的工作侧立辊中心线7,所述立辊框架鼻梁13上设置有轧制中心线4;
所述传动侧立辊轴承座16边缘与所述传动侧立辊中心线1的交界处设置有传动侧测量板2,所述立辊框架鼻梁和所述立辊入口框架横梁的交界处设置有中心测量板5,所述工作侧立辊轴承座11边缘与所述工作侧立辊中心线7的交界处设置有工作侧测量板8;
所述轧制中心线4二侧设置用于测量轴承座与横梁基准位置的传动侧测量板2、中心测量板5、工作侧测量板8的间距的传动侧激光测距仪3和工作侧激光测距仪6;所述传动侧激光测距仪和工作侧激光测距仪6与粗轧基础自动化控制系统CPU15电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825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轮式轴端扭矩传感器
- 下一篇:一种检测“鬼秤”的方法和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