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自动补偿的液压钳盘式制动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74212.9 | 申请日: | 2013-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276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王长海;宋四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焦作市制动器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65/14 | 分类号: | F16D65/14;F16D65/52;F16D121/04;F16D125/02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张春;王晓丽 |
地址: | 45495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补偿 液压 钳盘式 制动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带自动补偿的液压钳盘式制动器, 可广泛用于大中型起重机、港口装卸机械起升及臂架俯仰机构低速轴的紧急安全制动,矿用卷扬机、提升机和大功率倾角式皮带运输机的工作制动和紧急安全制动,缆车和锁缆起重机驱动机构的安全制动,且摩擦片磨损后能自动补偿磨损量的液压失效保护钳盘式制动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机械设计水平的提高,各种机械装置中已经越来越多地采用盘式制动器作为制动装置,因为它与传统的带式制动器、块式制动器及内涨蹄式制动器相比,具有制动平稳可靠,结构简单,安装、维户方便,且盘式制动器沿制动盘轴向施力,制动轴不受弯矩,结构紧凑,尺寸小,制动力矩范围大,制动性能稳定,散热好,而且能够一盘多机,一机多盘。盘式制动器正是有其优越独特的功能,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并且占有相当大的份额,成为各行业主机及其它机械驱动设备上的首选制动控制产品和制动器的主要发展方向。而现有的盘式制动器,由于活塞不能自动复位,其摩擦片磨损严重,而摩擦片磨损后又不能自动补偿磨损量,只能更换刚使用不久的摩擦片,严重影响了使用寿命及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当摩擦片磨损后能自动补偿磨损量,减少制动力矩的损失,提高安全系数的带自动补偿的液压钳盘式制动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自动补偿的液压钳盘式制动器,包括左、右杠杆,左、右杠杆分别通过左、右杠杆销轴连接在底座上,制动瓦分别装在左、右杠杆的两端面上,摩擦片嵌入制动瓦中,液压缸一端由液压缸左销轴铰接在左杠杆末端,液压缸另一端与推杆连接,推杆由液压缸右销轴铰接在右杠杆末端,在左杠杆与液压缸右销轴之间设置有方接头,方接头的上下两端通过液压缸右销轴铰接在右杠杆的末端,方接头内设置有调节轴,调节轴与推杆是多头螺纹连接,在调节轴下端的方接头内设置有轴承,轴承下端的方接头内设置有卡簧。
上述带自动补偿的液压钳盘式制动器,在方接头内调节轴与卡簧之间还设置有调整垫片,调整垫片用来调整制动器的补偿间隙,卡簧防止垫片掉出。
上述带自动补偿的液压钳盘式制动器,在液压缸与杠杆销轴之间的左、右杠杆之间还设置有间隙调整定位系统,间隙调整定位系统包括套筒,左拉杆和右拉杆分别连接在套筒两端,左拉杆的一端固定在套筒上,左拉杆的另一端与左杠杆铰接,右拉杆的一端伸入到套筒内,右拉杆的另一端与右杠杆铰接,在套筒上部装有顶紧螺栓,顶紧螺栓套在右拉杆上,在顶紧螺栓下部右拉杆上还套设有摩擦环,摩擦环设在套筒内。
上述带自动补偿的液压钳盘式制动器,在摩擦环与顶紧螺栓之间的右拉杆上还套设有间隙调整片,间隙调整片设在套筒内。
上述带自动补偿的液压钳盘式制动器,所述液压缸由上盖、缸体和下盖构成一密封的腔体,在缸体内设置有活塞,在活塞下部缸体内排列有碟簧,碟簧套在中心轴上,在碟簧上端的中心轴上套设有压片,活塞下表面设置有与压片及中心轴顶面相配的台阶状凹槽,台阶状凹槽的顶面与中心轴顶面之间有间隙。
上述带自动补偿的液压钳盘式制动器,所述液压缸左、右销轴均是带孔销,通过销子设置在左、右杠杆上,所述制动瓦通过带孔销及销子设置在左、右杠杆的端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体积小,制动力大;采用碟簧制动,液压力驱动释放,制动力的大小可通过压力的大小来调整;摩擦片和制动瓦的连接为有效性连接,准确可靠,摩擦片磨损后更换方便,提高了维修工作效率,当摩擦片磨损后能自动补偿磨损量,保证制动力矩不会减弱,使制动器更加平稳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D向视图。
图3是图2中方接头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焦作市制动器开发有限公司,未经焦作市制动器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742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