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叉车后部防撞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73324.2 | 申请日: | 2013-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131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郑有为;曹俊;奚德宝;陈颜;金炜;陈磊;曾景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德摩新能源叉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9/075 | 分类号: | B66F9/075;B66F17/00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张巧婵 |
地址: | 2411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叉车 后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叉车,具体涉及叉车后部防撞结构。
背景技术
叉车用于成件托盘货物的装卸、堆垛和短距离运输,叉车前端的叉车臂用于货物装卸。由于叉车一般工作环境为厂区内,工作空间有限,叉车在倒车时容易发生刮蹭和碰撞,如操作失误叉车倒车碰撞不仅会撞坏厂房,严重时叉车碰撞会对驾驶人员造成冲击振动伤害,同时叉车车体和后轮易造成损坏。目前还未见在叉车后部设置后部防护结构的相关公开技术,叉车车体后部防护未引起重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能够为驾驶员和车体提供碰撞保护的叉车后部防撞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该叉车后部防撞结构,所述叉车包括前轮、后轮和设在所述前轮和后轮上方的车体,设在所述前轮上方的车体前端上设有叉车臂,设在所述后轮上方的车体后端上具有配重块,所述防撞结构包括设在所述配重块下部外侧的防护罩,所述防护罩通过支撑梁连接在所述配重块上,在所述防护罩和所述配重块之间设有防撞泡沫或防撞气袋。
所述防护罩为弧形结构,所述防撞泡沫或防撞气袋连接在所述防护罩内侧上。
所述防护罩为防护铁罩。
所述防撞气袋为充气式弹性气袋,在所述防撞气袋上设有充气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叉车后部防撞结构,通过在叉车车体后部配重块上设置防护罩,叉车后部发生碰撞时,防护罩和内部防撞泡沫或防撞充气袋可以充分吸收能量;进而减少碰撞对叉车车体撞击能量,为驾驶员提供碰撞保护,同时也为车体和后轮提供碰撞保护。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各幅附图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叉车后部防撞结构的装配示意图。
图2为实用新型叉车后部防撞结构的剖视图。
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
1、前轮,2、后轮,3、叉车臂,4、配重块,5、防护罩,6、防撞泡沫或防撞气袋,7、支撑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最优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及图2所示,该叉车后部防撞结构,叉车包括前轮1、后轮2和设在前轮1和后轮2上方的车体,设在前轮1上方的车体前端上设有叉车臂3,设在后轮2上方的车体后端上具有配重块4,防撞结构包括设在配重块4下部外侧的防护罩5,防护罩5通过支撑梁7连接在配重块4上,在防护罩5和配重块4之间设有防撞泡沫或防撞气袋6。
作为优选方案,防护罩5为弧形结构,防撞泡沫或防撞气袋6连接在防护罩5内侧上。弧形结构的防护罩5,防护范围较大;防撞泡沫或防撞气袋6能够吸收碰撞能量,以减小碰撞对车体和驾驶员的冲击,为驾驶员和车体提供保护。
作为优选方案,防护罩5为防护铁罩。防护铁罩的防撞击能力大大优于塑料罩,轻微刮蹭时,对防护罩损坏小,不需要更换,节省成本。
作为优选方案,防撞气袋为充气式弹性气袋,在防撞气袋上设有充气孔。通过控制从充气孔充入的气体来控制防撞气袋的形状和袋中压力。
该叉车后部防撞结构,防护罩5通过支撑梁7连接在配重块4上,防护罩5本身即具有吸收冲击能力;同时防护罩5内侧的防撞泡沫和防撞气袋6具有良好的弹性和回复力,在叉车后部发生碰撞时,其能够缓冲并吸收更多的撞力和碰撞能量,以减轻车体和驾驶者损伤。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德摩新能源叉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德摩新能源叉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733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