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缓冲器的钩尾框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63844.5 | 申请日: | 2013-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116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龙;王长春;陈龙;孟庆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齐齐哈尔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G9/20 | 分类号: | B61G9/2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魏晓波 |
地址: | 161002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缓冲器 钩尾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货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缓冲器的钩尾框。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铁路货车钩缓装置采用的钩尾框仅适用于单向作用缓冲器,既有铁路货钩尾框主要有13型、16型、17型三个系列产品。以13型为例说明既有钩尾框的结构特点。
请参阅图1至图3,图1为现有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单向作用缓冲器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所提供的一种钩尾框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现有技术所提供的一种钩尾框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既有钩尾框1′均为框架式结构,包括上框板11′、下框板12′和尾部框板13′,上框板11′、下框板12′和尾部框板13′中间镂空部分用于安装弹性元件2′和从板3′,且尾部框板13′直接与单向缓冲器的后从座板5′接触,车钩6′通过车钩销固定在上框板11′和下框板12′上,其中位于钩尾框1′前边的为前从板座4′,位于钩尾框1′后边的后从座板5′。由于目前的缓冲器为干摩擦缓冲器,缓冲器的准静态刚度很大,在较小引力作用下基本不起缓冲作用,钩尾框直接承受刚性载荷,特别是尾部框板与上框板和下框板尾部弯角部位因长期承受较大的应力作用,经常出现疲劳裂纹,时常发生钩尾框断裂造成列车分离的重大事故,为车辆的运行安全带来了隐患。
综上所述,如何降低钩尾框的安全隐患,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缓冲器的钩尾框,以实现降低钩尾框安全隐患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缓冲器的钩尾框,包括上框板、下框板和尾部框板,所述尾部框板的中部开设有用于安装螺杆的安装孔,且所述尾部框板具有承载弹性元件的承载面;所述上框板、下框板和尾部框板的镂空部位安装有与所述上框板、下框板和尾部框板旋转配合的转动套,所述转动套设置有用于安装车钩销的通孔。
优选地,在上述用于缓冲器的钩尾框中,所述安装孔包括向靠近所述上框板方向横截面逐渐变大的扩张部和用于固定所述螺杆的导向部。
优选地,在上述用于缓冲器的钩尾框中,所述上框板和/或所述下框板上设置有组合工艺孔。
优选地,在上述用于缓冲器的钩尾框中,所述尾部框板的宽度大于所述上框板和所述下框板的宽度。
优选地,在上述用于缓冲器的钩尾框中,所述上框板和所述下框板的开口处面积逐渐变大。
优选地,在上述用于缓冲器的钩尾框中,所述上框板、下框板和尾部框板铸造成型或锻造成型。
优选地,在上述用于缓冲器的钩尾框中,所述转动套与所述上框板、下框板和尾部框板球面接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缓冲器的钩尾框包括上框板、下框板和尾部框板,所述尾部框板的中部开设有用于安装螺杆的安装孔,且所述尾部框板具有承载弹性元件的承载面。由于钩尾框具有用于安装螺杆的安装孔,且所述尾部框板具有承载弹性元件的承载面。在组合成缓冲器时,弹性元件能够通过安装在该安装孔内的螺杆固定在尾部框板上的承载面上。尾部框板通过弹性元件与后从座板接触,能够减小钩尾框的疲劳磨损,从而降低钩尾框的安全隐患。另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钩尾框内部设置有转动套,通过该转动套与车钩配合,因此,车钩能够相对于该钩尾框成360°旋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单向作用缓冲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所提供的一种钩尾框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所提供的一种钩尾框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双向作用缓冲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一种钩尾框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一种钩尾框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一种钩尾框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一种钩尾框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上图1-3中:
1′为钩尾框,11′为上框板,12′为下框板,13′为尾部框板,2′为弹性元件,3′为从板,4′为前从板座,5′为后从板座,6′为车钩
上图4-8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齐齐哈尔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齐齐哈尔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638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疗扫描仪器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生物力学发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