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商用车防撞防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61619.8 | 申请日: | 2013-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580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梅相全;肖阳;宋小宁;张永春;郭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9/56 | 分类号: | B60R19/56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吉海莲 |
地址: | 230022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商用 车防撞 防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防护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商用车防撞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商用车包含了所有的载货汽车和9座以上的客车,乘用车主要为轿车和微型客车,我国的公路为商用车与乘用车混合行驶,由于商用车高,其车头的保险杠离地高度高,当商用车与乘用车发生车祸特别是正面碰撞时,商用车容易将乘用车压入车底的情况,导致严重的行车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商用车与乘用车发生车祸时可有效保护乘用车的商用车防撞防护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商用车防撞防护装置包括防撞横梁、安装支架和安装支座;所述安装支架与所述防撞横梁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支座与商用车车架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支架与所述安装支座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支架和安装支座的高度根据所述防撞横梁的高度和所述安装支座与商用车车架的连接点距地面的高度设置,以使得所述防撞横梁的下表面离地高度小于400mm。
优选地,所述安装支架和安装支座都具有两个,且两个所述安装支座分别与商用车车架的左右纵梁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防撞横梁为矩形钢。
更优选地,所述防撞横梁的径向截面的尺寸为80mm×120mm,料厚为3.0mm~4.0mm。
更优选地,所述安装支架为与所述防撞横梁的外表面相配合的槽型钢,所述安装支架的槽底设置有减重孔,两侧设置有与所述安装支座固定连接的翻折面,所述翻折面上设置有安装孔。
更优选地,所述安装支架由一块板冲裁形成。
更优选地,所述安装支座具有连接部和固定部,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固定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与所述安装孔相对应的连接孔,所述固定部上设置有用于与纵梁连接的固定孔。
更优选地,所述连接孔上设置有凸焊螺栓,所述固定部上设置有多个减重孔。
本实用新型的商用车防撞防护装置中通过下表面离地高度小于400mm的防撞横梁的设置,能在商用车与乘用车发生车祸时防止商用车将乘用车压入车底,从而有效保护乘用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商用车防撞防护装置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商用车防撞防护装置的实施例的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商用车防撞防护装置的实施例的安装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示如下:
防撞横梁-1,安装支架-2,翻折面-21,安装孔-22,安装支座-3,连接部-31,连接孔-311,凸焊螺栓-312,固定部-32,固定孔-321,减重孔-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所示,商用车防撞防护装置包括防撞横梁1、安装支架2和安装支座3;所述安装支架2与所述防撞横梁1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支座3与商用车车架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支架2与所述安装支座3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支架2和安装支座3的高度根据所述防撞横梁1的高度和所述安装支座3与商用车车架的连接点距地面的高度设置,以使得所述防撞横梁1的下表面离地高度小于400mm,当防撞横梁1的高度和安装支座3与商用车车架的连接点距地面的高度随不同车型而变化时,安装支架2和安装支座3的高度随之改变,商用车防撞防护装置整体的高度随不同车型改变,这样商用车和乘用车相撞时保证了乘用车的车身被防撞横梁1抵挡,防止乘用车被压入商用车的车底。防撞横梁1的表面的面积较大的面与商用车行驶时车头的朝向相同才能使防撞横梁1具有最好的防护效果,上述固定连接可以通过焊接、螺纹连接或键连接等实现,本实用新型并不对此做进一步的限定。
为了保证防撞横梁稳固地与商用车车架连接,所述安装支架2和安装支座3都具有两个,且两个所述安装支座3分别与商用车车架的左右纵梁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防撞横梁1为矩形钢。优选地,所述防撞横梁1的径向截面的尺寸为80mm×120mm以保证防撞横梁1和乘用车的车身有足够大的接触面,防撞横梁1的料厚为3.0mm~4.0mm,更优选地,料厚为3.5mm以保证防撞横梁1有足够的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6161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