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倍数转动棘轮螺丝刀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658397.4 | 申请日: | 2013-10-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801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 发明(设计)人: | 徐志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三鼎工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5B15/04 | 分类号: | B25B15/04;B25B23/00;F16H1/28 |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王从友 |
| 地址: | 31246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倍数 转动 棘轮 螺丝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螺丝刀。
背景技术
现有螺丝刀均为在握把前端固设一金属制主杆,主杆自由端设有十字或一字状的扳动部,在使用时以手掌握持握把,并持续旋转,通过握把带动扳动部转动,以便作为松、紧螺栓。这种螺丝刀使用时,使用者需不断做松、紧手掌的动作,以利手掌处在易于施力位置来顺牙,而握把、扳动部为一体结构,因此使用者必需不断松、紧手掌的动作来操作,使用非常不方便 。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 200810121667,申请日: 2008年10月27日)公开了棘轮螺丝刀及其棘轮装置,该装置包括棘轮座、外卡圈、棘爪座和两个棘爪,棘轮座套设在棘爪座上,棘轮座的内圈设有与棘爪啮合的棘齿,在棘爪座两侧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铰接槽,两个棘爪分别铰接设置在铰接槽内,并在棘爪座上设有使棘爪向两侧张开保持与棘齿啮合的复位弹簧;外卡圈套设在两个棘爪的外侧,外卡圈的内圈设有弧形凹口,两个棘爪的外端容置在弧形凹口内,弧形凹口具有两个凸边,向一侧旋转外卡圈时,一个凸边向内压迫一个棘爪使其与棘齿脱离啮合。该专利可以承受更大的扭矩,具有结构简单、可受大扭矩、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另外,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 201010107089 申请日: 2010年2月8日)公开了内置棘轮的螺丝刀棘轮装置及其应用 ,包括棘爪座、棘轮轴、外卡圈和两只棘爪;棘爪座的环形体中心轴孔的两侧分别设有棘爪安装口,棘爪分别设置在棘爪安装口内;棘轮轴将棘轮轴、外卡圈和棘爪座连接成一体;棘爪为拱桥型,棘爪上设置有凸台和棘齿,棘轮轴上设置有条形齿,棘爪安装口内分别设置有使棘齿与条形齿保持啮合的压簧;外卡圈的环形侧壁的内圈设置有两个凹口,凹口上设置有一个斜面,向一侧旋转外卡圈时,斜面压迫一只棘爪上的凸台使该棘爪的棘齿与条形齿脱离啮合。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 201210297899 申请日: 2012年8月21日)公开了一种螺丝刀棘轮装置及使用该棘轮装置螺丝刀,一种螺丝刀棘轮装置,该棘轮装置包括棘爪座、棘轮轴、外卡圈和两个棘爪。棘轮装置正常处于锁住状态,在顺时针旋动外卡圈时,所述的拨动凸起推动左侧棘爪沿第一斜面向外侧运动,使左侧棘爪上的棘齿与所述的条形齿脱离啮合,棘轮装置处于逆时针旋转状态,在逆时针旋动外卡圈时,所述的拨动凸起推动右侧棘爪沿第一斜面向外侧运动,使右侧棘爪上的棘齿与所述的条形齿脱离啮合,棘轮装置处于顺时针旋转状态。
上述的三种棘轮装置均是申请人申请的棘轮装置,具有不同的特点,但是唯一不足的是三种棘轮装置均是单倍数转动的,如果具有多倍转动的螺丝刀棘轮装置,则可以大大提高螺钉的拧动速度。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倍数转动棘轮螺丝刀,该螺丝刀手柄可以输送多倍的转动速度,可以大大提高螺钉的拧动速度。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三鼎工具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三鼎工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5839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显扭矩可调电动螺丝刀
- 下一篇:一种可调节的棘轮扳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