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山地可移动蓄水池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56709.8 | 申请日: | 2013-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35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梅道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吉绿源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B3/02 | 分类号: | E03B3/02;E03B3/04 |
代理公司: | 湖州金卫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2 | 代理人: | 裴金华 |
地址: | 313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山地 移动 蓄水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林业引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山地可移动蓄水池。
背景技术
现有的农林业灌溉机构采用水管灌溉,现有的蓄水池几乎都是钢筋混泥土结构,这种水池耐久性好,设计施工均较为简单。但是,钢筋混泥土水池有其致命的弱点,随着温差的变化、地震等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容易产生裂缝,特别是在软土地基中由于基础的不均匀沉降,加剧了裂缝的产生,且裂缝不易修复,使得大规模蓄水出现了显而易见的弊端,成本高,不能移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成本低,能收集天然雨水的坡面径流,抗外部环境变化较强,且能移动,并具有减轻坡面水土流失的一种山地可移动蓄水池。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山地可移动蓄水池,包括坡体和截水沟,所述坡体的中部设置有稳定基坑,在所述稳定基坑上方设置有沉淀池,所述沉淀池连接所述截水沟;所述稳定基坑内设置有与所述沉淀池连接的软质蓄水袋;所述沉淀池包括一级沉淀池和二级沉淀池。
作为优选,所述稳定基坑长为1.8-2.5m,宽为1.2-1.5m,深度为1.2-1.5m。
作为优选,所述稳定基坑上方1-2m处设置所述二级沉淀池,所述二级沉淀池上方1-2m处设置所述一级沉淀池。
作为优选,所述沉淀池的长度为0.8-1m,宽度为0.5-0.8m,深度为0.8-1m。
作为优选,所述沉淀池在水流方向的上游处连接的所述沉淀池侧面的2/3处设置有进水管,并且在水流方向的下游处连接的所述沉淀池侧面的1/2处设置有出水管。进水管与上游方向的截水沟相接。
作为优选,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的内径为2-3cm。
作为优选,所述沉淀池内壁设置有混泥土层。
作为优选,所述软质蓄水袋下部设置有灌溉用引水器。
作为优选,所述软质蓄水袋上部设置有排气管。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截水沟人工引流的沟渠,将多余的天然雨水进行储存,节省成本,在蓄水池上设置沉淀池可以使得雨水中的杂质可以沉淀,分级沉淀净水可以保证灌溉用水干净的天然雨水,这种干净的雨水会进入软质蓄水袋并储备起来,帮遇到需要浇水的时候,可以通过引水器引出,方便取水,防止水土流失,实现资源的多次利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在图1中,1-坡体,2-截水沟,21-进水管,22-出水管,3-稳定基坑,4-沉淀池,41-一级沉淀池,42-二级沉淀池,43-混泥土层,5-软质蓄水袋,6-引水器,7-排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山地可移动蓄水池,包括坡体1和截水沟2,坡体1的中部设置有稳定基坑3,稳定基坑3长为2m,宽为1.3m,深度为1.5m。蓄水池的水来自设置在山坡上的截水沟2,稳定基坑3上方设置有沉淀池4,沉淀池4的长度为1m,宽度为0.7m,深度为1m,沉淀池4内壁设置有混泥土层43,沉淀池4包括一级沉淀池41和二级沉淀池42;在稳定基坑3内设置有软质蓄水袋5,软质蓄水袋5下部设置有灌溉用引水器6。稳定基坑3的上方1m处设置二级沉淀池42,二级沉淀池42的上方1m处设置一级沉淀池41。
沉淀池4与截水沟2连接,水流方向的上游处连接的沉淀池4侧面的2/3处设置有进水管21,并且水流方向的下游处连接的沉淀池4侧面的1/2处设置有出水管22,进水管21和出水管22的内径为2cm。
软质蓄水袋5上部安装排气管7,而且软质蓄水袋5可以根据需要,移动到需要浇水的地方进行灌溉。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吉绿源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吉绿源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5670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