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工件自动换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46368.6 | 申请日: | 2013-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413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齐飞勇;王代发;曾霄;刘克光;刘春;王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43/02 | 分类号: | B21D43/02;B21D45/00;B21D22/14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王昕;李双皓 |
地址: | 519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件 自动 换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件加工的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工件自动换向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空调用铜管消音器通常采用半自动两次旋压成型,即消音器的一端在旋压机加工完成后,人工将消音器从旋压机取下,人工调头,再将消音器放入旋压机设备上,对消音器的另一端进行再次旋压,这样才能成为合格的消音器。这种人工取料、换向和上料的方式存在生产效率低下,人工成本高,且存在多种不安全因素。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工件自动换向装置,使消音器生产全部自动化,提升消音器产能,降低劳动强度,节省人力成本,提高生产安全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工件自动换向装置,包括:
锁紧机构,用于夹紧所述工件,该锁紧机构包括一对相对设置的夹持件和用于驱动一对所述夹持件相向和相反运动的第一驱动装置;
旋转机构,与所述夹紧机构连接,用于使所述工件翻转换向;
伸缩机构,与所述旋转机构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旋转机构向前和向后运动;
支架组件,用于支撑所述锁紧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和所述伸缩机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紧机构还包括导轨部件,该导轨部件上设置有沿所述夹持件运动方向延伸的滑槽;所述夹持件具有用于夹持所述工件的夹持部、滑块部和连接部,一对所述夹持件的所述滑块部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滑槽内,一对所述夹持件的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夹紧气缸和连杆机构,所述夹紧气缸的缸体与所述旋转机构连接,所述夹紧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连杆机构一端连接;所述滑槽底部设置有沿所述夹持件运动方向延伸的通孔,一对所述夹持件的所述连接部从所述通孔伸出与所述连杆机构另一端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杆机构包括连杆接头和两根连杆,所述连杆接头与所述夹紧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两根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连杆接头铰链连接,另一端分别与一对所述夹持件的所述连接部铰链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轨部件包括位于前部的导轨部件本体和位于后部的两个相互平行的挡板,所述导轨部件本体上设置有所述滑槽,两个所述挡板的一端与所述导轨部件本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旋转机构连接,所述连杆机构位于两个所述挡板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转机构为108度旋转气缸,该旋转气缸的缸体与所述伸缩机构连接,该旋转气缸的活塞杆通过气缸头与所述锁紧机构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伸缩机构包括伸缩气缸、第一直线导轨与该第一直线导轨相配合的第二直线导轨,所述伸缩气缸的缸体固定在所述支架组件上,所述第一直线导轨与所述旋转机构和所述伸缩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第二直线导轨与所述伸缩气缸的缸体固定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伸缩气缸为双节气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组件包括底板和支架,所述支架竖直设置,所述支架的下端固定在所述底板上,上端与所述伸缩机构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地脚,该地脚与所述底板螺纹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自动换向装置还包括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与所述锁紧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和所述伸缩机构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件自动换向装置具有锁紧机构、旋转机构和伸缩机构,锁紧机构用于夹紧工件,旋转机构用于将工件翻转换向,伸缩机构用于驱动旋转机构前、后运动,完成上料、下料动作。通过该工件自动换向装置实现了消音器生产全部自动化,与现有人工方式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大幅提升了消音器产能。
2、有效保证消音器生产质量,满足产品的一致性,稳定性,可靠性要求。
3、大量缩减操作人员,节省了人力成本,而且减轻了员工劳动强度;
4、减少工场使用面积,加强生产现场5S管理效果,保证生产安全,同时为扩大生产提供有效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的工件自动换向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所示工件自动换向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所示工件自动换向装置的锁紧机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463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黑色哑光胶带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用于无线网状网络通信的装置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