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动机与风扇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40599.6 | 申请日: | 2013-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554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王晶;高云龙;孟宪任;相志放;邓汝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北方华德尼奥普兰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B43/10 | 分类号: | F02B43/10;F01P5/02;F01P11/00;F02B2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京大律师事务所 11321 | 代理人: | 李光松 |
地址: | 10007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风扇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与风扇系统,特别涉及一种使用在大客车上的燃气发动机(CNG)与电子风扇配合使用的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燃油价格的飙升,客车燃油消耗量已成为用户购车时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另外,客车加速行驶中第二阶段的要求是客车行业内存在的主要问题。因此要在保证客车基本性能,特别是动力性不变的前提下,同时降低燃油消耗量已成为客车行业产品开发的重要任务之一。
目前,在客车行业研发的新型节能客车按其发动机来区分可大致分为四类:CNG等燃气类、电池类、混合动力(电池+发动机)类和电子风扇类。现对这四类客车的现状进行简要分析,具体情况如下述表1中所示:
表1
由表1可以看出,CNG等燃气类和电动风扇类客车在应用及市场中占有很大优势,但这两类产品本身又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发动机尾气排放严重、散热效果不好等等。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CNG(压缩天然气)发动机与电子风扇配合使用的系统,这种系统能克服发动机尾气排放污染严重、散热不好的缺陷,且具有轻便、强度高等优势。
CNG发动机、电动风扇两者结合使用,能更大发挥两者的优势。CNG发动机为国五排放标准的发动机,其不需要配备柴油国四发动机后处理装置(尿素泵,尿素箱等),因此与柴油国四发动机相比,其内部空间相对充裕,因此对CNG发动机节省空间,以放置电子风扇,而电子风扇散热量大、散热能力强的优势又弥补了CNG发动机产生热量较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发动机与风扇系统,包括:配合使用的CNG发动机(3)以及电子风扇(1)。该发动机与风扇系统还包括:加温锅仓(2)、中冷器和水箱(4)。其中电子风扇(1)由6只电子风扇、控制器、温度传感器组成。其中控制器对于温度采用PID控制,且上述发动机与风扇系统的温度经过一次循环就能将温度控制在82摄氏度至85摄氏度之间。其中电子风扇(1)是纵置电子风扇,且中冷器和水箱(4)是纵置中冷器和水箱。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CNG发动机与电子风扇配合使用的系统的截面图;
图2示出图1中所示的CNG发动机与电子风扇配合使用的系统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取消传统柴油发动机及横置皮带传动冷却风扇,而采用CNG燃气发动机配合纵置电子风扇。
柴油国四排放标准的发动机后处理系统的尿素箱一般容积为35L,占用空间较大,而CNG燃气发动机为国五排放标准且没有国四发动机后处理系统中的尿素箱。横置皮带传动冷却风扇依靠发动机并通过皮带带动,影响发动机输出功率。而电子风扇则依靠电瓶供电。
如图1和图2中所示,本实用新型的CNG(压缩天然气)发动机与电子风扇配合使用的系统包括CNG发动机(3)、加温锅仓(2)、电子风扇(1)、中冷器和水箱(4)。
本实用新型的电子风扇系统由6只电子风扇、控制器、温度传感器(检测发动机进水温度、发动机出水温度)组成。
控制器对于温度采用PID控制,适合冬夏温度变化,发动机与风扇系统的温度经过一次循环就能将温度控制在82摄氏度至85摄氏度之间。
下表2示出控制器的总体控制情况。其中T1是发动机进水温度;T2是发动机出水温度;T3是温度差;以及P是风扇开度。
表2
CNG燃气发动机配合纵置电子风扇,取消国四发动机的尿素箱的空间,使水箱、中冷器可以纵置以加大水箱、中冷器的面积,从而能够更好降低发动机水温。
至此,上述描述已经详细的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CNG发动机与电子风扇配合使用的系统,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采用的发动机与风扇系统,本实用新型提出的CNG发动机与电子风扇配合使用的系统能够克服发动机尾气排放污染严重、散热不好的缺陷,且具有轻便、强度高等优势。前文描述的实施例仅仅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其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可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的修改,而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北方华德尼奥普兰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北方华德尼奥普兰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405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动机附件支架
- 下一篇:一种自动膨胀除垢汽车水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