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辅翼式新型飞行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39683.6 | 申请日: | 2013-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13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唐三力;柴嘉炜;苟慧伦;闫然;于灏淼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C1/26 | 分类号: | B64C1/26;B64C3/34;B64C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20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辅翼式 新型 飞行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辅翼式新型飞行器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辅翼式新型飞行器。
背景技术
目前,固定翼舰载机在航母上的起飞方式主要为弹射起飞和滑跃起飞。弹射起飞技术复杂,对航母吨位要求较严格,中小航母难以安装,耗能巨大,且其技术目前只垄断在极少数几个国家手中。滑跃起飞技术简单、设备可靠,未来在中轻型航母和两栖攻击舰上仍将扮演重要角色,同时也是用商船改装航母的首选。但飞机滑跃起飞时的载荷却受到诸多限制。以苏33为例,其最大起飞重量可达33吨,但在库兹涅佐夫号航母1、2号起飞点起飞时借助25节的甲板风最大起飞重量也不能超过30吨,舰载机的性能因而无法充分发挥,极大限制了航母的战力。事实上,苏33只有在3号起飞点借助25节的甲板风才能达到33吨的最大起飞重量,但这与美制航母四条弹射器的出动效率不可同日而语,极大限制了舰载机性能的发挥。因此,现今采用滑跃起飞的航母多为中、小航母,且作战能力,特别是远洋作战能力有限,在一定程度上还需要其它陆基航空兵力加以保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辅翼式新型飞行器,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辅翼式新型飞行器,该辅翼式新型飞行器包括机体,对称设置于所述机体两侧的机翼,以及可拆卸的设置于每个所述机翼并为机体提供升力的辅助飞翼。
优选的,所述机翼上设置有外挂支架,所述辅助飞翼设置于所述外挂支架。
优选的,所述辅助飞翼通过分离器与所述外挂支架可拆卸的连接。
优选的,所述分离器包括:基座,设置于所述基座上的中心滑块,该中心滑块的为梯形滑块,设置于所述基座并通过拉杆驱动所述中心滑块滑动的舵机,分别位于所述梯形滑块两侧边并与所述中心滑块滑动连接的左滑块和右滑块,且所述左滑块和右滑块分别卡装在所述外挂支架上,并在所述中心滑块滑动时推动所述左滑块和右滑块滑动,使左滑块和右滑块与所述外挂支架分离。
优选的,所述辅助飞翼内设置有副油箱,且所述副油箱与飞机的发动机通过管路连接。
优选的,所述辅助飞翼内还设置有降落伞。
优选的,所述辅助飞翼内还设置有回收定位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增设的辅助飞翼提高了辅翼式新型飞行器在起飞时的升力,同时,辅助飞翼与辅翼式新型飞行器采用可拆卸的固定连接,在辅翼式新型飞行器起飞后可以拆卸掉,不影响辅翼式新型飞行器的飞行性能。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机体;2、机翼;3、辅助飞翼;4、分离器;5、舵机;6、中心滑块;7、左滑块;8、右滑块;9外挂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提高辅翼式新型飞行器的起飞升力,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辅翼式新型飞行器,通过增设辅助飞翼提高了辅翼式新型飞行器的飞行升力,同时,辅助飞翼可以拆卸下来,并不影响辅翼式新型飞行器正常飞行的性能。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辅翼式新型飞行器,该辅翼式新型飞行器包括机体1,对称设置于所述机体1两侧的机翼2,以及可拆卸的设置于每个所述机翼2并为机体1提供升力的辅助飞翼3。
在上述实施例中,辅翼式新型飞行器具体为飞机,在飞机的两个机翼2上分别安装可拆卸的辅助飞翼3,在飞机起飞时,由于飞机上安设了辅助飞翼3,因此,提高了飞机在起飞时的受力面积,从而提高了飞机的升力,同时,辅助飞翼3由于可拆卸的安装在机翼2上,因此,在飞机起飞后,可以将辅助飞翼3抛弃,从而使飞机可以正常的飞行,不会对飞机在正常飞行造成影响。从而缩短了飞机的起飞距离,同时又不会影响到飞机的正常飞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大学,未经华北电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396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