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智能轮椅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33105.1 | 申请日: | 2013-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354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胡克满;吴志荣;张友桥;戴之幸;刘平;郑晓文;盛培桢;毛徐杰;白柄全;郑伊微;吴文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5D1/02 | 分类号: | G05D1/02;G08C17/02;G08B2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 代理人: | 宋缨;孙健 |
地址: | 3158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智能 轮椅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椅自动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智能轮椅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残疾人的关爱也越来越受到关注。许多残疾人家庭将原来残疾人拐杖改为手动轮椅,将手动轮椅也逐步希望更新电动轮椅。电动轮椅的优点受到很多残疾人家庭的欢迎。根据我们的市场调研目前普通手动轮椅的价格在500-1000元之间,普通的电动轮椅也要5000以上,更高级的轮椅则上万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功能智能轮椅控制系统,能够有效降低电动轮椅的成本。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多功能智能轮椅控制系统,包括相互连接的单片机和运动控制电路,所述单片机还分别与用于意外报警的无线通讯电路、用于显示求救信息的显示电路、用于管理电源的电源管理电路和用于控制轮椅的按键电路相连。
所述单片机为STC125A60S2芯片。
所述无线通讯电路为GSM传输电路;所述单片机通过UART接口与XL02-232AP1传输模块相连,所述XL02-232AP1传输模块与GSM传输电路相连。所述GSM传输电路由西门子的TC35i芯片实现。
所述显示电路由带字库的12864液晶显示屏构成。
所述电源管理电路包括放电控制电路、电压采集电路、电流采集电路和温度采样电路,所述放电控制电路、电压采集电路、电流采集电路和温度采样电路分别与单片机相连。
所述放电控制电路包括依次串联的三极管和TLP250驱动电路,所述TLP250驱动电路的输出端用于控制蓄电池电源。
所述电压采集电路包括依次串联的第一运算放大器、线性光电耦合器和第二运算放大器。
所述电流采集电路为电流输出型霍尔电流传感器电路。
所述温度采样电路为集成式温度传感器电路。
所述按键电路为矩阵式键盘电路。
有益效果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对已有的普通的手动轮椅基础上进行改进,一方面手动轮椅可以继续有效的使用,另一方面也大大的降低了电动轮椅的价格。轮椅摇杆控制器和电机执行组成,残疾人只需要轻轻地通过摇杆就可以实现智能轮椅的自如行走,操控便捷;设计太阳能供电系统及市电充电电池共同组成,为轮椅提供能量。意外报警功能,由发射部分和接收终端部分组成,接收终端既为家庭监护人使用的手机。根据用户的需求预先设置一个或多个报警手机号码,当遇到意外时按报警键智能轮椅报警器将自动发送短信至监护人的手机上进行报警;监护人收到短信后,可以回复短信获得发生意外的进一步详细信息,以帮助判断是否需要及时赶到现场处理;报警同时显示屏显示求救信息,已寻求发生意外现场人们的帮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方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单片机与XL02-232AP1传输模块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显示电路接口电路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放电控制电路的电路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电压采集电路的电路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温度采样电路的电路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按键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多功能智能轮椅控制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相互连接的单片机和运动控制电路,所述单片机还分别与用于意外报警的无线通讯电路、用于显示求救信息的显示电路、用于管理电源的电源管理电路和用于控制轮椅的按键电路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宁波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331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