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面带有凹槽的盘类零件分面识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16561.5 | 申请日: | 2013-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714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张青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昌县东科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7/14 | 分类号: | B23Q7/14;B23Q7/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5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面 带有 凹槽 零件 识别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盘类零件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尤其与一种单面带有凹槽的盘类零件分面识别装置有关。
背景技术
为提高机械加工自动化,目前,盘类零件已逐渐采用多台机床组成的自动生产线进行一系列的加工,在多台加工机床之间设置有自动输送机构,自动输送机构通过料道输送待加工的盘类零件,有一种单面带有凹槽的盘类零件,该盘类零件设置有中心通孔,其中一个端面A为平面,另一个端面B上设置有贯通外圆面的凹槽,其加工工艺需要根据端面形状来安排,但目前的输送料道在自动进料时往往是不分面的,也不具有自动识别分面功能,需人工进行分面定向后,再由自动输送机构输送入自动生产线,这样的分面识别工作效率低、工作量大、人工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克服现有自动生产线加工单面带有凹槽的盘类零件时需通过人工识别分面存在的工作量大、成本高及效率低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对单面带有凹槽的盘类零件自动识别分面的装置。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单面带有凹槽的盘类零件分面识别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盘类零件分面识别装置包括上料输送料道、自动推料机构、工件夹头机构、识别机构、A承接料道、B承接料道和下料输送料道,自动推料机构包括推料机构和工件承接腔,工件承接腔承接于上料输送料道的料道出口,工件承接腔一侧设置有工件出口,另一侧设置所述推料机构的推料杆,工件夹头机构包括夹头座、夹头和夹紧机构,夹头安装于夹头座上,夹头通过夹紧机构控制夹紧和松开,夹头上设置有工件夹头内腔,工件夹头内腔开口承接所述工件出口,通过推料杆可以将工件从工件出口中推入夹头内腔,内腔底面为平面,底面上设置有环形测试凹槽,识别机构包括导气通道、气压计和压力气源,气压计连接于导气通道上,所述测试凹槽通过导气通道与压力气源连通,所述的A承接料道和B承接料道均设置于夹头前方两侧,所述B承接料道上设置有翻面机构,A承接料道和B承接料道分别连接有一滑移机构,A承接料道和B承接料道的进口端分别通过各自的滑移机构带动到夹头下方承接工件,A承接料道和B承接料道的出口端均与所述下料输送料道连接。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补充和完善,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以下技术方案。
所述的翻面机构可以通过提升机构翻面,包括上下并列设置的两个滚轮和绕套于两滚轮的回转输送带,输送带上设置有托块,当托块位于输送带一侧时承接从B承接料道出口端出来的工件,当托块位于输送带另一侧时,并将工件通过回转输送带输送经过滚轮输送至另一侧,工件实现翻面并进入下料输送料道。
所述的翻面机构还可以通过圆弧料道翻面,B承接料道出口端通过一工件输送料道与所述下料输送料道连接,工件输送料道具有一段能实现工件行进方向180度改变的圆弧料道,工件从B承接料道出口端进入工件输送料道一端,工件行进方向通过圆弧形料道后翻转180度,工件实现翻面并进入下料输送料道。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待测工件由上料输送料道输送,自动推料机构向下滑移,使工件承接腔承接于上料输送料道出口,待测工件从上料输送料道出口进入到工件承接腔,由推料机构将工件承接腔上的工件推进夹头内腔,夹紧机构对工件夹紧,通过压力气源给导气通道输入通气,若无凹槽的A面贴靠于工件夹头内腔底面时,此时气压计上显示的压力数值较大,则通过控制系统控制,使A承接料道上的A滑移机构带动A承接料道移动到工件夹头下方,夹紧机构松开工件,使工件落入到A承接料道内,工件从A承接料道进入到下料输送料道,工件被输送至下一工序;若带凹槽的B面贴靠于工件夹头内腔底面时,此时由于B面上设置的凹槽与所述的测试凹槽连通有空隙,气压计上显示的压力数值很小,则通过控制系统控制,使B承接料道上的B滑移机构带动B承接料道滑移到工件夹头下方,夹紧机构松开工件,使工件落入到B承接料道内,工件通过B承接料道出口端进入翻面机构,经过将B承接料道上的工件通过翻面机构翻面,进入下料输送料道,使下料输送料道在输送的工件端面朝向一致,最后进入下一工序。
使用本实用新型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将其中一个端面上设有凹槽的盘类零件进行端面识别,使需要根据端面形状安排后续加工工艺的工件具有端面一致性,使端面识别自动化,省去人工端面识别的工作,降低了工人工作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自动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工件夹头机构及识别机构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翻面机构为提升机构翻面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翻面机构为圆弧料道翻面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昌县东科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新昌县东科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165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轴撕碎机的主轴与刀体的连接结构
- 下一篇:室外机及其进风格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