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摩托车的链条张紧调节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15662.0 | 申请日: | 2013-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442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江君波;江锦标;江于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长江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M9/16 | 分类号: | B62M9/16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 33107 | 代理人: | 蔡正保;朱新颖 |
地址: | 3175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摩托车 链条 调节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摩托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摩托车的链条张紧调节机构。
背景技术
摩托车是由汽油机驱动靠手把操纵前轮转向的两轮车,具有轻便灵活、操作方便的优点,广泛应用与日常生活中。
摩托车主要通过链条传动来传递动力,摩托车的链条在使用一端时间后会被不同程度的拉长而变松弛,链条松弛后会影响摩托车的传动效率,也会出现链条脱落的情况,因此松弛后的链条就必须进行调节以使其重新张紧。
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摩托车链条张紧装置【CN2797191Y】,包括活动支架、拉伸弹簧及张紧链轮组成,活动支架一端铰接在摩托车平叉上,另一端安装有张紧链轮,且张紧链轮与摩托车链条啮合,在活动支架的张紧链轮安装端连接有拉伸弹簧。在使用时,摩托车链条需要保持张紧度在一定范围内,该专利中活动支架通过拉伸弹簧拉伸始终使得张紧链轮张紧链条,使得链条过度张紧;张紧链轮与链条中部啮合的,从其图中可以改变了链条的形状,使得链条呈圆弧形传动,降低了传动效率;在摩托车遇到颠簸路段时,链条中部的晃动幅度最大,该张紧链轮容易从链条上脱落。
为了能解决上述专利中遇到的问题,中国专利文献还公开了一种摩托车的链条调节结构【CN2843995Y】,包括后轮轴、后桥壳、链轮盘、带有抱箍的平叉和带有光杆的调节螺栓,后桥壳在与链轮盘相邻的端部轴向加工至少一个螺纹孔,链轮盘上加工有至少 两个大于螺纹孔的轴向工艺孔,调节螺栓穿过其中一工艺孔而旋紧在螺纹孔内,其光杆部位正好紧靠在工艺孔的侧壁上,后桥壳的外轮廓圆与安装后轮轴的内孔圆互为偏心圆。该专利通过变换调节螺栓所穿过的工艺孔和螺纹孔来改变链轮间的中心距,达到调节链条的张紧度。在链轮盘开设工艺孔会降低链轮盘的强度;在调节时很难保证穿调节螺栓所穿过的工艺孔和螺纹孔时链条就能被张紧且张紧度的大小是否为最合适,因此通过有限个相对应的工艺孔和螺纹孔调节存在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摩托车的链条张紧调节机构,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能调整链条张紧度且使得调节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摩托车的链条张紧调节机构,所述摩托车包括后摆臂、牙盘和用于连接后车轮的车轮轴,所述车轮轴穿过后摆臂,所述牙盘固定在车轮轴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链条张紧调节机构包括套筒,所述套筒具有偏心设置的偏心孔,所述后摆臂的上具有固定孔,所述套筒位于固定孔内,所述套筒相对固定孔轴向固定,所述车轮轴穿过偏心孔与套筒转动连接,所述套筒一端穿出固定孔为穿出端,所述穿出端的周面上具有若干用于转动套筒的调节齿,所述后摆臂上设有能调节固定孔大小使得套筒能相对固定孔转动或固定的调节结构。
套筒在固定孔内转动时车轮轴会随着偏心转动,固定在车轮轴上的牙盘与摩托车上与发动机相连的输出牙盘之间的距离会发生改变,就能实现调节链条的张紧度;车轮轴偏心转动朝向输出牙盘时使得链条的张紧度变小,车轮轴偏心转动远离输出牙盘时使得链条的张紧度变大;调节结构能在摩托车运行时使得套筒固 定在固定孔内,保证摩托车的正常运行,在需要调节链条的张紧度时通过调节结构使得固定孔变大,套筒能相对固定孔转动,通过调节齿转动套筒使得车轮轴偏心转动,实现链条张紧度的调节;由于套筒能转动任意角度,因此能任意在牙盘和输出牙盘最大和最小距离之间进行调节,使得链条的张紧度保持在最佳范围;只需通过扳手转动调节齿就能实现调节链条的张紧度,操作方便。
在上述的摩托车的链条张紧调节机构中,所述后摆臂为单臂结构,所述后摆臂包括与车架铰接的铰接端、开设有固定孔的固定端以及连接铰接端和固定端的连接部,所述铰接端中部具有让位孔,所述让位孔的中轴线与固定孔的中轴线垂直,所述连接部为弯折的单臂结构,所述连接部形成一让位凹口,所述车轮的一侧位于让位凹口内。让位孔用于供减振器穿过,铰接端的外部铰接在车架上且位于车架的中部,在摩托车遇到颠簸时配合减振器起到减振的作用;连接部弯折呈弓形,抗弯折强度强,同时便于后车轮的安装使得后车轮与前车轮位于同一平面,结构合理。
在上述的摩托车的链条张紧调节机构中,所述固定端包括夹臂一和夹臂二,所述夹臂一和夹臂二均呈圆弧形,所述夹臂一和夹臂二形成固定孔,所述夹臂一的端部和夹臂二的端部之间具有间隙。夹臂一和夹臂二在自然状态下时夹臂一的端部和夹臂二的端部之间具有间隙的距离最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长江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长江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156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