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强力旋转涡流油气混合发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08507.6 | 申请日: | 2013-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700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宋玉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玉强 |
主分类号: | F02M29/02 | 分类号: | F02M29/02 |
代理公司: | 大连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19 | 代理人: | 龙锋 |
地址: | 116033 辽宁省大连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强力 旋转 涡流 油气 混合 发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发动机进气系统的设计,具体涉及一种强力旋转涡流油气混合发生器。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的进步,保护环境,保护资源造福子孙后代是国家和人民共同的责任,而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对环境、人类的伤害主要来自于尾气,治理尾气排放刻不容缓,按事物发展主次之分,治理尾气首先从进气和汽油混合开始,传统发动机是四行程发动机,即(进气、压缩、做功、排气)进气好坏决定发动机的工况好坏、稳定性、经济性、动力性、加速性,混合气混合不均匀的话,就会产生有害气体,产生爆震,影响发动机动力输出和使用寿命,汽油和空气混合后进入汽缸内这段时间非常之短,传统方式很难完全混合,混合气过浓和过稀都会影响尾气的排放和动力输出,对环境造成危害,传统进气气流是均匀、匀速、粗壮,而喷油嘴喷出的雾状油雾很难在进气门口外均匀混合,一部分没有混合的油滴粘附在气门头部和活塞顶部,高温生成积炭,积炭对发动机件伤害最大,积炭造成散热不畅,使温度升高,加剧磨损,危害机油品质,使润滑变得困难,周而复始,恶性循环,目前汽车发动机进气系统已设计多种可行方案,比如谐波进气、可变进气、多气门、可变正时、涡轮增压、缸内直喷等等,但都没有根本解决混合气百分之百混合的问题发动机进气混合不均匀对发动机和环境的危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问题,提供一种强力旋转涡流油气混合发生器。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强力旋转涡流油气混合发生器,包括叶轮,所述叶轮两端设有锥形导流弹头,所述叶轮沿圆周方向设有叶片,所述叶片呈弧线型,所述叶片一端加工有导角,且位于叶片外侧的导角倾斜角度大于位于叶片内侧的导角倾斜角度。
位于叶片外侧的导角倾斜角度为25-35度,位于叶片内侧的导角倾斜角度为8-12度。
所述叶轮沿圆周方向均匀设有六个叶片。
所述叶片上设有备用孔。
进气歧管结构,进气歧管的节气门与喷油嘴之间安装有强力旋转涡流油气混合发生器。
所述强力旋转涡流油气混合发生器包括叶轮,所述叶轮两端设有锥形导流弹头,所述叶轮沿圆周方向设有叶片,所述叶片呈弧线型,所述叶片一端加工有导角,且位于叶片外侧的导角倾斜角度大于位于叶片内侧的导角倾斜角度。
位于叶片外侧的导角倾斜角度为25-35度,位于叶片内侧的导角倾斜角度为8-12度。
所述叶轮沿圆周方向均匀设有六个叶片。
所述叶片上设有备用孔。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利用强力旋转涡流油气混合发生器将粗壮的直流气流产生旋转,以中心线缠绕的两股气流,以不同速度粉碎汽油分子,达到完全汽化混合的理想效果,对汽车动力明显提高,油耗降低,提速顺畅,让小排量的汽车在不增加油耗的前提下,获得大排量汽车的动力享受,而且节省能源与资源,降低排放,保护环境,使驾驶充满乐趣。
附图说明
图1是强力旋转涡流油气混合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强力旋转涡流油气混合发生器的主视图;
图3是强力旋转涡流油气混合发生器的俯视图;
图4是强力旋转涡流油气混合发生器的侧视图;
图5是进气歧管结构的示意图。
其中:1、强力旋转涡流油气混合发生器 11、叶轮 12、叶片 13、备用孔 14、导流弹头 15、位于叶片内侧的导角 16、位于叶片外侧的导角 2、进气歧管 3、节气门 4、喷油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为强力旋转涡流油气混合发生器,包括叶轮11,所述叶轮11两端设有锥形导流弹头14,所述叶轮11沿圆周方向均匀设有六个叶片12,所述叶片12上设有备用孔13,所述叶片12呈弧线型,所述叶片12一端加工有导角,且位于叶片外侧的导角16倾斜角度大于位于叶片内侧的导角15倾斜角度,位于叶片外侧的导角16倾斜角度为25-35度,位于叶片内侧的导角15倾斜角度为8-12度,其中优选值是:位于叶片外侧的导角16倾斜角度为30度,位于叶片内侧的导角15倾斜角度为10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玉强,未经宋玉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085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雨防水空气预滤器
- 下一篇:双通道式等压平衡EGR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