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SIP封装的CAN总线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00942.4 | 申请日: | 2013-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904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员;陈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西科微波通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9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sip 封装 can 总线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CAN总线通信电路的SIP(System In a Package)技术。
背景技术
在航空、航天领域,缩小独立单元电路的体积和降低其重量可以降低系统成本。在数传电路中,通常采用的CAN总线控制单元是各分立元器件单独焊接在PCB板,苛刻环境条件下可靠性较差,而且存在设计复杂、体积大和重量重的问题,在航空航天领域受到严重制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集成了MCU控制器、CAN总线隔离器、CAN总线收发器和时钟电路等多个IC的基于SIP封装的CAN总线控制器芯片。
本实用新型的基于SIP封装的CAN总线控制器,包括MCU、时钟、LDO、CAN隔离器一、CAN隔离器二、CAN收发器一和CAN收发器二;MCU分别与时钟和LDO相连,MCU上还开有两个输出接口和两个输入接口,所述的MCU的两个输出接口分别与A触点和C触点连接,所处的MCU两个输入接口分别与B触点和D触点连接;CAN隔离器一上开有两个输入接口和两个输出接口,所述的CAN隔离器一的两个输出接口分别与E触点和I触点连接,所述的CAN隔离器一的两个输入接口分别与F触点和J触点连接;CAN隔离器二上开有两个输出接口和两个输入接口,所述CAN隔离器二的两个输出接口分别与G触点和K触点连接,所处CAN隔离器二的两个输入接口分别与H触点和L触点连接;CAN收发器一上开有一个输出接口和一个输入接口,所述CAN收发器一的输出接口与M触点连接,所述CAN收发器一的输入接口与N触点连接;CAN收发器二上开有一个输出接口和一个输入接口,所述CAN收发器二输出接口与O触点连接,所述CAN收发器二的输入接口与P触点连接;CAN收发器一与CAN网络一连接,CAN收发器二与CAN网络二连接;MCU上还连接有2路SPI、8路AD、1路UART接口、1路I2C、32路IO和隔离+5V;LDO还与数字+5V连接。
所述基于SIP封装的CAN总线控制器的体积为15mm×15mm×4.0mm。
所述MCU为Cortex?-M3内核的STM32F207XX。
所述基于SIP封装的CAN总线控制器的重量为5g。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基于SIP封装的CAN总线控制器具有如下优点:
1、选择基于Cortex?-M3内核的STM32F207XX作为MCU,最高工作频率120MHz、1MB FLASH、128KB SRAM;接口丰富,2路独立CAN-Bus通信接口、8路12 bit ADC、2路SPI、1路I2C总线和1路RS232串口。
2、体积小、重量轻。CAN-SIP总线控制模块外形尺寸为15mm×15mm×4.0mm;重量仅5克,使用方便。
3、采用触点作为引脚,可以灵活的连线,使得用户可以选着是否使用CAN隔离器。
附图说明
图1为基于SIP封装的CAN总线控制的原理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CAN隔离器的实施例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西科微波通讯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西科微波通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0094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立式管道永磁屏蔽泵
- 下一篇:透气雨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