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移动的泵组式混合灭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99736.6 | 申请日: | 2013-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692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周扬;闫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新竹防灾救生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C27/00 | 分类号: | A62C27/00;A62C3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睿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61218 | 代理人: | 惠文轩 |
地址: | 710075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泵组式 混合 灭火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灭火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可移动的泵组式混合灭火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灭火时,分别采用独立的超细干粉灭火装置和独立的水灭火装置,不能够满足各种类别的火灾的扑救工作,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工业的生产规模越来越大,潜在的火灾隐患也越来越严重,有时在灭火过程中来不及针对不同类别的火灾更换不同的灭火装置,由于灭火不及时造成了火势加大,产生了一定的危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干粉和水混合后灭火的可移动的泵组式混合灭火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可移动的泵组式混合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平板、脚轮、泵组电机、高压柱塞泵、内置干粉的储粉罐、比例混合器、节流装置和喷头组;所述泵组电机、所述高压柱塞泵和所述储粉罐固定安装在所述的平板的上端面上,所述脚轮固定安装在所述平板的下端面上,所述泵组电机与所述高压柱塞泵传动连接,所述高压柱塞泵的输入端与外部水源相连,所述高压柱塞泵的输出端通过管道分别与所述比例混合器主入口和所述储粉罐的底部连通,所述储粉罐的上罐口设有所述节流装置,所述节流装置与所述比例混合器的副入口连通,所述比例混合器的出口设有所述喷头组。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和进一步改进在于:
设置在所述储粉罐底部的管道上设有球阀。
所述比例混合器的主入口设有球阀。
所述节流装置为孔板。
所述喷头组包括多个细雾喷头。
本实用新型的可移动的泵组式混合灭火装置将干粉和水混合喷发灭火,提高了灭火能效,且该灭火装置设有脚轮可以快速移动至着火点,节约了搬运的时间,可用于救火。且干粉与水分开储存,避免了预混后短时间内发生变质现象等问题,提高了存放保质时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可移动的泵组式混合灭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平板;2、泵组电机;3、高压柱塞泵;4、球阀;5、比例混合器;6、孔板;7、储粉罐;8、脚轮;9、喷头组。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移动的泵组式混合灭火装置如图1所示。
该可移动的泵组式混合灭火装置,泵组电机2、高压柱塞泵3和储粉罐7固定安装在所述的平板1的上端面上,脚轮8固定安装在平板1的下端面上,泵组电机2与高压柱塞泵3传动连接,高压柱塞泵3的输入端与外部水源相连,高压柱塞泵3的输出端通过管道分别与比例混合器5主入口和储粉罐7的底部连通,储粉罐7的上罐口设有节流装置,节流装置与比例混合器7的副入口连通,比例混合器7的出口设有喷头组9。
其中,设置在储粉罐7底部的管道上设有球阀。
其中,比例混合器5的主入口设有球阀4。
其中,节流装置为孔板6,对储粉罐7内的超细干粉的流量进行调整。
其中,喷头组9包括多个细雾喷头。
本实施例中,高压柱塞泵3由陶瓷缸制作,可通过改变泵的转速实现多种压力、流量的调节,此泵耐高温、高压性能好,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功率小、能量大。其工作参数可以选用:10~14MPa的工作压力范围,500~1550L/min的工作流量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移动的泵组式混合灭火装置将泵组电机2、高压柱塞泵3和储粉罐7固定在平板1上,通过脚轮8可推动至着火点,泵组电机2驱动高压柱塞泵3将输入端的水源泵入输出端的管道中,管道中的高压水被分为俩路,一路水通过球阀4后进入比例混合器5的主入口,另一路水也通过球阀后进入储粉罐7与干粉混合后形成水粉混合物,水粉混合物经过孔板6后进入比例混合器5的副入口,水与水粉混合物在比例混合器5中充分混合后,最后通过喷头组9中的喷头以雾霾的形式喷放灭火,从而达到快速和高效灭火的效果。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移动的泵组式混合灭火装置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新竹防灾救生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西安新竹防灾救生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997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循环式无烟囱煤炭燃烧炉
- 下一篇:腹膜透析外管保护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