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供电具有实现电子功能的出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92981.4 | 申请日: | 2013-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917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廖冬冬;林俊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建霖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32 | 分类号: | H02J7/32;F03B3/12;H02K7/18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林捷 |
地址: | 361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供电 具有 实现 电子 功能 出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供电具有实现电子功能的出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一些电子设备与出水装置结合存在不足,现有技术中电子设备无法从出水装置中获取电能,因此,电子设备正常运行所需的电能需要将电子设备频繁从出水装置取下进行外置电源的充电(或者更换电池),充电结束后再放回出水装置固定,操作麻烦,也导致出水装置与电子设备的固定结构时常处于拆装状态,影响结构的稳定性和寿命,同时不能合理充分的利用能源造成水力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供电具有实现电子功能的出水装置,该自供电具有实现电子功能的出水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无需反复拆装储能电池,方便使用,增加了结构的稳定性和延长了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自供电具有实现电子功能的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进、出水端的外壳体和设在外壳体内的电子用电设备,所述外壳体内靠近进水端设有可在水流冲击下转动的叶轮,叶轮中心部固定设有线圈,叶轮内圈设有可相对线圈转动的磁铁,线圈通过电线及电子储能器件为电子用电设备供电。
上述外壳体内设有内本体,所述电子用电设备、叶轮、线圈均设置在内本体体内。
上述外壳体的进水端设有万向球接头。
上述内本体通过上端部与外壳体内缘紧配合,在内本体下端部设有出水面板,出水面板上密布有出水孔。
上述电子用电设备紧配合在出水面板的中心凹槽内,设有电子储能器件的电路板下部设有伸入电子用电设备充电槽的输电接头。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叶轮在进水的冲击下转动,带动其内圈的磁铁转动切割线圈,线圈产生电能输送到电子储能器件上为电子用电设备供电,从而使本实用新型无需外接电源或外接可拆电池,大大方便了使用,另外也增加了产品结构的稳定性和延长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本实用新型自供电具有实现电子功能的出水装置,包括具有进、出水端的外壳体1和设在外壳体内的电子用电设备2,所述外壳体内靠近进水端3设有可在水流冲击下转动的叶轮4,叶轮中心部固定设有线圈5,叶轮内圈设有可相对线圈转动的磁铁6,线圈通过电线及电子储能器件为电子用电设备2供电。
为了拆装方便,上述外壳体1内设有内本体8,所述电子用电设备2、叶轮4、线圈5均设置在内本体体内。
为了便于该出水装置的摆动、旋转,上述外壳体的进水端设有万向球接头9。
为了设计合理,上述内本体通过上端部与外壳体内缘紧配合,在内本体下端部设有出水面板10,出水面板上密布有出水孔11。
为了设计合理,上述电子用电设备2紧配合在出水面板的中心凹槽12内,设有电子储能器件的电路板13下部设有伸入电子用电设备充电槽的输电接头14。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叶轮在进水的冲击下转动,带动其内圈的磁铁转动切割线圈,线圈产生电能输送到电子储能器件上为电子用电设备供电,从而使本实用新型无需外接电源或外接可拆电池,大大方便了使用,另外也增加了产品结构的稳定性和延长了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建霖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建霖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929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精度半导体呼出气体酒精浓度检测仪
- 下一篇:基于GPS网络的火灾求救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