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轴类工件加工自动化生产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90714.3 | 申请日: | 2013-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096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高琳;方东阳;刘怀喜;高志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Q3/00 | 分类号: | B23Q3/00;B23Q7/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李子安 |
地址: | 450001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件 加工 自动化 生产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自动化生产线,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进行轴类工件机械加工的自动化生产线。
背景技术
目前,在轴类工件的机械加工过程中,由于轴类工件外轮廓具有一定的弧度,最常用的装夹工具是三爪卡盘。三爪卡盘是由卡盘体、活动卡爪和卡爪驱动机构组成。三爪卡盘上三个卡爪导向部分的下面,有螺纹与碟形伞齿轮背面的平面螺纹相啮合,当用扳手通过四方孔转动小伞齿轮时,碟形齿轮转动,背面的平面螺纹同时带动三个卡爪向中心靠近或退出,用以夹紧不同直径的工件,但是三爪卡盘使用久了,卡盘就会出现磨损,三爪也会呈现喇叭口状,使三爪偏离卡盘中心,另外操作者在使用三爪卡盘时,必须采用手工进行夹紧工件,无法自动完成,操作者劳动强度大,自动化程度低,生产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轴类工件加工自动化生产线,其设计合理,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单方便,劳动强度低,生产效率高,智能化程度高,使用寿命长,适用范围广,便于推广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轴类工件加工自动化生产线,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动安装在所述导向块上的滑杆、用于驱动压紧头压紧待加工工件的液压缸、用于固定支撑所述液压缸的U形固定架以及用于自动传送待加工工件的传送带;所述底座一端通过立板固定安装有V形垫块,所述底座另一端通过所述U形固定架固定安装有所述液压缸,所述液压缸活塞杆与所述滑杆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滑杆另一端固定安装有与所述V形垫块配合使用用于压紧所述待加工工件的压紧头,所述传送带上均匀设置有多个用于放置所述待加工工件的安装位。
上述的轴类工件加工自动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固定架焊接或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上。
上述的轴类工件加工自动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缸活塞杆与所述滑杆通过连接头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该轴类工件加工自动化生产线设计非常合理,自动传送带与液压缸配合使用,可以根据每个工件的加工时间控制传动速度和夹紧时间,自动化程度很高。
(2)该轴类工件加工自动化生产线使用操作简单方便,操作人员只需将待加工工件放入传送带上的安装位内,该生产线即可自动完成传输和夹紧操作,工人劳动强度低,生产效率大大提高高。
(3)该轴类工件加工自动化生产线的智能化程度很高,根据生产线运行特定设定的自动控制程序,可精确控制传送带的传输速度以及液压缸的夹紧时间,智能化程度高。
(4)该轴类工件加工自动化生产线使用寿命长,适用范围广,便于推广使用。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底座;2—立板;3—V形垫块;
4—压紧头;5—导向块;6—滑杆;
7—连接头;8—液压缸;9—U形固定架;
10—传送带;10-1—安装位;11—待加工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轴类工件加工自动化生产线,包括底座1,还包括滑动安装在所述导向块5上的滑杆6、用于驱动压紧头4压紧待加工工件11的液压缸8、用于固定支撑所述液压缸8的U形固定架9以及用于自动传送待加工工件11的传送带10;所述底座1一端通过立板2固定安装有V形垫块3,所述底座1另一端通过所述U形固定架9固定安装有所述液压缸8,所述液压缸8活塞杆与所述滑杆6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滑杆6另一端固定安装有与所述V形垫块3配合使用用于压紧所述待加工工件11的压紧头4,所述传送带10上均匀设置有多个用于放置所述待加工工件11的安装位10-1。
本实施例中,所述U形固定架9焊接或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液压缸8活塞杆与所述滑杆6通过连接头7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轴类工件加工自动化生产线的工作过程是:首先将该轴类工件加工自动化生产线固定在工作位置,将待加工工件11放入传送带10的安装位10-1中,自动控制程序根据工件的加工时间控制传送带10的传送速度和液压缸8的压紧时间,当前一个待加工工件11加工完成后,液压缸8控制压紧头4松开,传送带10在带动加工完成的工件离开加工位置的同时,带动下一个待加工工件11进入加工位置,液压缸8控制压紧头4夹紧,然后开始进行加工。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换,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未经郑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907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新戊二醇精馏冷却装置
- 下一篇:右前排座椅安全带卷收器支架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