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骨腹板开四边形孔洞的T形截面钢骨混凝土异形柱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73962.7 | 申请日: | 2013-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409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郑廷银;林秋逸;伏晓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C3/34 | 分类号: | E04C3/34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徐激波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骨 腹板 四边形 孔洞 截面 混凝土 异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骨腹板开四边形孔洞的T形截面钢骨混凝土异形柱。
背景技术
在住宅建筑中,异形柱结构具有其他结构体系所无法比拟的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亲睐,近些年受到了国内外学者和工程人员的高度重视,从而得到较广的应用。
在多高层住宅建筑中,钢筋混凝土异形柱结构,由于受到柱截面肢长肢厚比等的诸多限制,难以满足承载力及节点处理等要求,使得异形柱的优点无法全面体现,从而限制其应用范围;而纯钢异形柱由于防火防腐处理要求使其费用偏高,较难推广。为了克服上述两类异形柱结构的不足,充分发挥钢材与混凝土两种材料的优势,于是以在纯钢异形柱外面包裹混凝土的方式形成的钢骨混凝土异形柱结构应运而生。
钢骨混凝土异形柱中的钢骨形式主要为实腹式和桁架式(亦称空腹式)两类。相对而言,桁架式钢骨混凝土异形柱中的桁架钢骨由角钢或槽钢经过水平和斜向缀板或缀条焊接而成,施工相对繁琐,连接工作量偏大,而且其斜截面承载力和抗震性能有限。而在实腹式钢骨混凝土异形柱中,在钢骨不设抗剪连接件的情况下,其型钢与混凝土的粘结力很低(大约只相当于光面钢筋与混凝土粘结力的45%),粘结力的不足将会影响钢骨与混凝土之间协同工作(目前的研究基本均未设抗剪连接件,但在分析中又假定钢骨与混凝土之间完全协同工作,这与其实际工作状态不太一致),从而影响到构件的承载力、破坏形态和工作机理等;若设置抗剪连接件(栓钉),虽然能提高钢骨与混凝土之间的协同工作能力,但由于栓钉与混凝土接触之处受力复杂,混凝土易于提早破坏而丧失其承载力,此外栓钉需要专用焊接设备焊接,会增加施工难度与复杂程度,加大施工工作量、降低施工速度,增加施工工期与钢材耗量,从而增加工程的综合造价。
为了使异形柱结构在多高层住宅建筑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必须改善现有钢骨混凝土异形柱的受力性能而又不致显著增加其工程的综合造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钢骨腹板开四边形孔洞的T形截面钢骨混凝土异形柱。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钢骨腹板开四边形孔洞的T形截面钢骨混凝土异形柱,包括钢骨骨架、钢筋骨架和混凝土;
所述钢骨骨架为T形截面钢骨骨架,包括三块钢骨腹板和三块钢骨翼缘,所述钢骨腹板上面开设有多个四边形孔洞;
所述钢筋骨架包括纵向钢筋和箍筋;
所述钢骨骨架位于所述异形柱的截面中心部位,所述钢筋骨架围绕其周围,所述混凝土将钢骨骨架、钢筋骨架包裹其中。
作为优选,所述钢骨骨架截面类型包括等肢和不等肢T形截面两类。
作为优选,所述钢骨骨架组成方式由在腹板开洞后的T形钢与H型钢焊接而成或开洞后的钢板经焊接组合而成。
作为优选,所述钢骨腹板洞口形式包括矩形和方形。
对于钢骨混凝土结构,其组合效应,主要取决于钢骨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因此,如何增加钢骨与混凝土之间粘结力,减小其界面滑移,改善其工作性能,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对此,本实用新型在T形截面实腹式钢骨混凝土异形柱的钢骨腹板上开一定数量的四边形孔洞,形成钢骨腹板开四边形孔洞的T形截面钢骨混凝土异形柱。
在本实用新型组合方式中,型钢钢骨是主要的承重骨架,因此需要保证具有一定的配钢率。由于钢骨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以及协同工作能力会随着腹板开洞率的增加而大大增强,因此需要保证钢骨腹板具有一定的开洞率。钢筋骨架中的纵向钢筋主要起架立筋作用,因此只需按构造配筋即可;而箍筋的主要作用是约束混凝土,增加钢骨与混凝土间的粘结力,从而提高其承载力和延性,因此需要保证具有一定的配箍率。
本实用新型通常钢骨在钢结构加工厂制作完成;钢筋的放样、绑扎以及混凝土的浇筑均在工地现场进行。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钢骨腹板开孔后改变了型钢的表面形态,增加了钢骨与混凝土的接触面积,在无需设置抗剪连接件的情况下,就能大大增强钢骨与混凝土界面之间的粘结力,提高钢骨与混凝土间的协同工作能力,减少其滑移,改善其工作性能,使其受力更加趋于合理。
本实用新型由于钢骨腹板洞口的存在,使得箍筋可以直接穿过洞口形成封闭状,不需通过焊接或在钢板上另外穿孔,减小了施工难度,既方便施工又易于箍筋约束作用的充分发挥。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部分混凝土受到钢骨翼缘与箍筋的双重约束,不但提高了钢骨与混凝土间的粘结力,保证了混凝土与钢骨之间更好地协同工作,改善其受力性能,而且使整个构件的承载力和延性均得以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739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