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触控面板及其触控电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70029.4 | 申请日: | 2013-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804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纪贺勋;江耀诚;冯风辉;许贤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9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面板 及其 电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触控领域,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触控面板及其触控电极结构。
背景技术
图1为习知触控面板上视图。如图1所示,触控面板1包含有一基板10,基板10上形成有复数条沿一第一方向(例如为Y轴)平行排列的第一轴向电极20,与复数条沿一第二方向(例如为X轴)平行排列的第二轴向电极30,每一条第一轴向电极20皆由复数个第一导电单元22电性连接所组成,每一条第二轴向电极30皆由复数个第二导电单元32电性连接所组成,且第一轴向电极20与第二轴向电极30在交叉处设置有一绝缘块40,使得第一轴向电极20与第二轴向电极30之间互相电性绝缘。
然而,绝缘块40一般由溅镀、曝光及微影蚀刻等制程来独立形成于第一轴向电极20及第二轴向电极30之外,块状的绝缘块40在受到光线照射时,绝缘块40的边缘容易产生反射光线,进而造成绝缘块40的边缘容易可见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绝缘块的形状设计,以使得绝缘块边缘可见度降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电极结构,包含有至少一第一轴向电极、至少一第二轴向电极及至少一绝缘块。第二轴向电极与第一轴向电极交错排列。绝缘块设置于第一轴向电极与第二轴向电极之间以使第一轴向电极与第二轴向电极相互电性绝缘。其中绝缘块具有一表面及至少一与所述表面相连接的弧形侧面,并且弧形侧面与所述表面相连接所形成的一边缘线为一非直线形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另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包含有一基板及前述触控电极结构,触控电极结构设置于基板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触控面板及其触控电极结构,将绝缘块的弧形侧面的边缘线设计为非直线形状,使得绝缘块在同一侧的弧形侧面的反射光线沿不同方向反射而发散,从而减小绝缘块在同一侧的弧形侧面沿同一方向反射光线的数量及强度,达到降低绝缘块边缘可见度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习知触控面板的上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触控面板的局部上视示意图。
图3为图2触控面板沿剖面线A-A’的剖面图。
图4为图2中绝缘块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图2绝缘块的弧形侧面受到光线照射时,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态样绝缘块的上视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态样绝缘块的上视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触控面板
10基板
20第一轴向电极
22第一导电单元
30第二轴向电极
32第二导电单元
40绝缘块
101触控面板
110基板
112触控电极结构
120第一轴向电极
122第一导电单元
124第一导线
130第二轴向电极
132第二导电单元
134第二导线
140绝缘块
140'绝缘块
140''绝缘块
141表面
142表面
143弧形侧面
144边缘线
144'边缘线
144''边缘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为了方便说明,本实用新型之各图式仅为示意以更容易了解本实用新型,其详细的比例可依照设计的需求进行调整。在文中所描述对于图形中相对元件之上下关系,在本领域之人皆应能理解其系指物件之相对位置而言,因此皆可以翻转而呈现相同之构件,此皆应同属本说明书所揭露之范围,在此容先叙明。
请同时参考图2至图4,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触控面板的局部上视示意图,图3为图2触控面板沿剖面线A-A’的剖面图,图4为图2中绝缘块的立体示意图。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触控面板101包含有一基板110及一触控电极结构112,其中,触控电极结构112形成于基板110上。在实际设计上,基板110可例如是经过一强化制程而形成一强化基板,让基板110除了可作为触控电极结构112的承载板之外,更可作为触摸物体触碰的盖板,并且对于触控电极结构112具有保护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未经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700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加工挡块的模具结构
- 下一篇:一次性PICC穿刺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