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发动机减震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51934.5 | 申请日: | 2013-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533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江宏伟;包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包氏铸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5/08 | 分类号: | F16F15/08;B60K5/12 |
代理公司: | 广州凯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9 | 代理人: | 姚迎新 |
地址: | 32131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发动机 减震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配件,特别是一种汽车发动机减震器。
背景技术:
传统技术中,汽车发动机直接安装于汽车车架上,并由螺栓、螺母紧固。这样发动机运转时产生的震动就会直接传递到车架,再由车架传递到汽车的各个部分,产生共振,从而影响了汽车行驶时的舒适性。这也一定程度上影响汽车上其他构件的可靠性,甚至降低汽车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兼具支架和减震功能的汽车发动机减震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发动机减震器,连接于汽车发动机与汽车车架之间,主体为一金属座体,包括底座及成型于底座上端的凸台,所述凸台上开设有两个纵向安装孔,所述凸台的前表面上设置有若干定位柱,所述底座为一底部开口的多边形腔体,所述底座的外周表面套装有一橡胶圈。
所述底座优选为底部开口的六边形腔体,包括正前边、正后边、左前边、左后边、右前边、右后边,所述正前边和正后边的外表面均设置有内凹曲面,所述左前边和右前边的外表面均设置为内凹斜面。
所述橡胶圈具有与底座外周相匹配的六边形内孔。
所述凸台后表面与底座上表面的连接处成型有若干加强筋。
所述凸台上开设的两个纵向安装孔处于同一水平位置。
所述凸台前表面设置的定位柱具有三个,呈正三角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该汽车发动机减震器连接于汽车发动机与汽车车架之间,兼具支架和减震的功能,既能使发动机与车架实现稳固、可靠地连接,又能减少发动机运转时产生的震动传递给车架及汽车的其他部分,避免共震,提高汽车行驶时的舒适性,而且该汽车发动机减震器结构简单,装配方便,适应性强,可广泛应用于各类汽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发动机减震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发动机减震器主体部分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发动机减震器主体部分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减震器,连接于汽车发动机与汽车车架之间,主体7为一金属座体,包括底座1及成型于底座1上端的凸台2,凸台2上开设有两个纵向安装孔3,凸台2的前表面上设置有若干定位柱4,底座1为一底部开口的多边形腔体,底座1的外周表面套装有一橡胶圈5。其中,主体7主要提供支架功能,橡胶圈5用以提供减震功能。
底座1优选为底部开口的六边形腔体,包括正前边11、正后边12、左前边13、左后边14、右前边15、右后边16,正前边11和正后边12的外表面均设置有内凹曲面111、121,左前边13和右前边15的外表面均设置为内凹斜面131、151。内凹曲面111、121和内凹斜面131、151的设计可以使橡胶圈5更好地贴合固紧在底座1外周,橡胶圈5具有与底座1外周相匹配的六边形内孔51。
凸台2后表面与底座1上表面的连接处成型有若干加强筋6,用以增加汽车发动机减震器主体的强度,提高其作为支架安装的性能。
凸台2上开设的两个纵向安装孔3处于同一水平位置,凸台2前表面设置的定位柱4具有三个,呈正三角分布。安装时,只需在纵向安装孔3内拧上螺丝,并将定位柱4卡入汽车车架的相应部位即可。
上述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之用,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各权利要求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包氏铸造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包氏铸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519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30~45吨级履带式挖掘机用中央回转接头
- 下一篇:杂化封装材料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