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移动岗台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51801.8 | 申请日: | 2013-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300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侯光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格利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12 | 分类号: | E04H1/12 |
代理公司: | 徐州支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4 | 代理人: | 李中华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岗台,具体是一种可以移动的交警指挥交通、保安或者卫兵站岗用的移动岗台。
背景技术
岗台是交警指挥交通、保安或者卫兵站岗常用的用具,主要起到警示作用。
目前常见的岗台是中空的平台结构,一般是固定在某处不动的,交警或者保安、卫兵站在上面执勤,需要转移到其他地方时,必须将其搬起转移、或者放在小车上转移,特别针对交警,在上下班高峰期时将岗台放置在马路十字路口中央,并站在上面指挥交通,正常时段可以不使用岗台,就可以将岗台从路中央撤下,传统的岗台移动不方便。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动岗台,能够在不需要搬起的情况下实现任何方向的移动,且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台体、扶手Ⅰ和滚轮机构,台体是具有中空结构的平台,其立壁上设有“L”形开口;扶手Ⅰ设置在立壁外表面 “L”形开口的上方,并与立壁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滚轮机构设置在立壁的内表面,包括支撑圈、滑移杆和万向轮,支撑圈设置为两件,分别同心设置在“L”形开口的上方和下方,并与立壁内表面固定连接,滑移杆穿过支撑圈,其在两支撑圈之间的部位设有与之固定连接的扶手Ⅱ,且扶手Ⅱ自“L”形开口处伸出,滑移杆底部与万向轮连接。
进一步的,滑移杆上设置弹簧,一端支撑在下方的支撑圈上,另一端限位于扶手Ⅱ。
进一步的,“L”形开口及扶手Ⅰ和滚轮机构的数量均设置为至少三件,且沿台体中心均布。
进一步的,立壁外表面上固定设置有遮阳伞安装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移动岗台设有隐藏于台体内部的滚轮结构,在需要移动时可以通过按下扶手Ⅱ并经“L”形开口定位于立壁,实现万向轮露出,方便直接推动岗台至转移地点,不需要搬起的情况下实现任何方向的移动,且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2 的A向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万向轮露出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台体,1.1、立壁,1.2、“L”形开口,2、扶手Ⅰ,3、滚轮机构,3.1、支撑圈,3.2、滑移杆,3.3、扶手Ⅱ,3.4、万向轮,3.5、弹簧,4、遮阳伞安装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移动岗台包括台体1、扶手Ⅰ2和滚轮机构3。
台体1是具有中空结构的平台,如图3所示,其立壁1.1上设有竖直的“L”形开口1.2。
扶手Ⅰ2设置在立壁1.1外表面 “L”形开口1.2的上方,并与立壁1.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滚轮机构3设置在立壁1.1的内表面,包括支撑圈3.1、滑移杆3.2和万向轮3.4;支撑圈3.1设置为两件,分别同心设置在“L”形开口1.2的上方和下方,并与立壁1.1内表面固定连接;滑移杆3.2穿过支撑圈3.1,其在两支撑圈3.1之间的部位设有与滑移杆3.2固定连接的扶手Ⅱ3.3,且扶手Ⅱ3.3自“L”形开口1.2处伸出,滑移杆3.2底部与万向轮3.4连接。
进一步的,为了能够使扶手Ⅱ3.3在解除定位后滑移杆3.2能够自动复位,滑移杆3.2上设置弹簧3.5,弹簧3.5一端支撑在下方的支撑圈3.1上,另一端限位于扶手Ⅱ3.3。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为了能够平稳地推着岗台移动,“L”形开口1.2及扶手Ⅰ2和滚轮机构3的数量均设置为至少三件,且沿台体1中心均布。
进一步的,为了能够安装遮阳伞,立壁1.1外表面固定设置有遮阳伞安装座4。
该移动岗台的滚轮机构3是隐藏在台体1内部的中空结构中,在正常作为固定岗台使用时滚轮机构3是缩入台体1内部、且万向轮3.4是悬空的;当需要移动时,一只手握住扶手Ⅰ2并抬高台体使台体一边抬离地面,同时用另一只手按下扶手Ⅱ3.3使扶手Ⅱ3.3沿“L”形开口1.2轨迹方向移动至“L”形开口1.2底部右侧定位,此时,如图4所示,滑移杆3.2已带动滑移杆3.2下移,使万向轮3.4自台体1底部露出,同理,使其他的万向轮露出,推动岗台至需要转移的地点即可;需要恢复固定状态时,同上,只需将已定位的扶手Ⅱ3.3按下后沿反方向移动至“L”形开口1.2顶部即可。
本移动岗台设有隐藏于台体内部的滚轮结构,方便直接推动岗台至转移地点,不需要搬起的情况下实现任何方向的移动,且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格利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徐州格利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518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人机的充电方法以及充电管理方法
- 下一篇:电动汽车直流充电桩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