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工件外锥度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48592.1 | 申请日: | 2013-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140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刘玉海;范振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裕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24 | 分类号: | G01B5/24 |
代理公司: | 德州市天科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0 | 代理人: | 房成星 |
地址: | 251200 山东省德州市禹城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件 锥度 测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量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可用于机械加工行业内工件外锥度测量的装置。
背景技术
外圆锥度加工过程中需要精确实时测量外圆每段直径。通常的锥度测量是根据锥度公式,测量大小端面直径之差除以高度而得到锥度值。现有的测量工具是外径千分尺,结构上只能测量圆柱体外圆,测量锥度时,需在一端为基准划线后,需两人同时测量,由于量头和被测工件吻合性不好,导致测量精度不高,检测工序复杂,误差大,甚至会影响产品质量。为了减小误差,需要多次上三坐标检测,找出锥度直径差后再在机床程序中补偿,虽然能保证锥度,但外圆尺寸的测量误差非常大,造成锥度不均,加工出的工件成曲线形,且这种测量方式成本高、周期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件外锥度测量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只能测量圆柱体外圆,需两人同时测量,外圆尺寸的测量误差非常大,造成锥度不均,加工出的工件成曲线形,且这种测量方式成本高、周期长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工件上、下端设置内孔为锥度的上、下定位环,内孔锥度根据工件实际度数加工,定位环两侧设置竖尺,竖尺的零刻度端且垂直于竖尺刻度面方向各焊接一个尺身卡爪;在上定位环和下定位环上各设置若干锁紧块,同一定位环上的两个锁紧块以定位环圆心呈中心对称分布;活动游标通过导向槽置于竖尺上,活动游标居于上、下定位环之间;活动游标上设有一个矩形定位槽,定位槽内设置外径千分尺测头。
本实用新型具有精度高、操作简便的特点,既能用于外锥度的成品控制,又能用于加工过程中工件外锥度的直接测量,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活动游标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活动游标俯视图。
图中1、3、6、8是锁紧块,2是下定位环、4、11是竖尺,5、9是活动游标,7是尺身卡爪,10是千分尺测头,12是上定位环,13是锁紧螺钉,14定位槽,15导向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在工件上、下端设置内孔为锥度的上、下定位环12、2,内孔锥度根据工件实际度数加工,定位环12、2两侧设置竖尺4、11,竖尺4、11的零刻度端且垂直于竖尺刻度面方向各焊接一个尺身卡爪7;上、下两定位环上设置四组锁紧块8,同一定位环上的两个锁紧块以定位环圆心呈中心对称分布;活动游标5、9通过导向槽15置于竖尺4、11上,活动游标5、9居于上、下定位环之间;活动游标5、9上设有一个矩形定位槽14,定位槽14内设置外径千分尺测头10。千分尺侧头的结构与现有技术相同。
使用时将下定位环2、上定位环12套在工件外锥度上,以工件上平面为基准,卡尺尺身卡爪7对准基准后通过锁紧块1、3、6、8紧固在上下定位环2、12上,两活动游标5、9同时向下滑动相同的距离并用锁紧螺钉13锁紧,将外径千分尺15的两个测头10(另一侧头与侧头10呈中心对称)分别通过两个活动游标5、9的定位槽,测量工件外径,记录此时的尺身示数L1以及千分尺示数D1; 两活动游标5、9再次同时向下滑动适当的同等距离并锁紧,记录此时的尺身示数L2以及千分尺示数D2。锥度C可通过公式C=(D2-D1)/(L2-L1)计算得出。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最终得到可靠的工件外锥度C的实际数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裕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通裕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485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助推器的注射器
- 下一篇:珠球线动式内窥镜用结扎器的结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