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伸缩汽车座椅通风管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36235.3 | 申请日: | 2013-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607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廉建铁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56 | 分类号: | B60N2/56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李羡民;周晓萍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伸缩 汽车座椅 通风 管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技术,特别是一种用于汽车空调通风系统与座椅散热器连接的通风管路。
背景技术
为提高乘员的乘坐舒适性,在一些汽车座椅上设置了调温装置,调温装置利用汽车空调通风系统与座椅散热器连接的方法进行座椅温度调节。例如专利号为200510022330.1的中国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利用空调通风系统调节座椅温度的技术,该技术通过波纹管将来自空调系统的冷风或热风由预埋在车身的管路送达座椅的坐垫及靠背中,并由座椅表面微孔送达人体。该技术利用波纹管作为软连接,来解决汽车座椅在前后移动过程中座椅与空调系统的连接问题,是一个简单的、易于实施的方案。但是,经过长期使用可以发现,该方案存有瑕疵,对于可移动的汽车座椅(如驾驶员座椅)而言,座椅前后滑动时,波纹管被压缩或拉伸,当压缩量比较大时波纹管容易弯曲拥挤在一起;频繁的前后调节座椅,波纹管反复受到拉伸或压缩,时间久了有被折漏的隐患;如果波纹管的管壁做的太薄,其弯折性得到改善,但保温性却变差;如果管壁做的太厚,保温性得到提高,但弯折性却变差,进而增加座椅滑动的阻力,使得座椅前后调节的自如性受到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之弊端,提供一种保温性能好、滑动阻力小、操作可靠自如的伸缩汽车座椅通风管路。
本实用新型所述问题是以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可伸缩汽车座椅通风管路,特别之处是,它包括弯管、直管和卡环,所述弯管由竖直段和水平段构成,水平段的端口处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内嵌装卡环,所述弯管的水平段插入直管内,所述卡环外壁与直管内壁滑动配合。
上述可伸缩汽车座椅通风管路,所述弯管的竖直段设有第一固定座,第一固定座与座椅骨架滑动部分固定连接;所述直管上并排设有第二固定座和第三固定座,第二固定座、第三固定座与车身固定连接。
上述可伸缩汽车座椅通风管路,所述卡环设置两个,各卡环为开口结构,在卡环开口处设有半圆形的限位槽;所述环形凹槽为两道,各环形凹槽内设有半圆柱形的限位柱,两环形凹槽内的限位柱呈180°对称分布,所述各限位柱装配在各卡环的限位槽内。
上述可伸缩汽车座椅通风管路,所述直管为变径管,其与弯管水平段套装部位的直径大于直管其它部位的直径。
上述可伸缩汽车座椅通风管路,所述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第三固定座上均设有螺栓安装孔。
本实用新型针对解决汽车座椅移动过程中,空调系统与座椅散热器之间的管路连接问题而设计了一种可伸缩汽车座椅通风管路。所述可伸缩汽车座椅通风管路摒弃现有技术的波纹管软连接方式,采用套管式硬连接,它解决了波纹管反复受到拉伸或压缩时间久了存有被折漏的隐患,及波纹管保温性能和弯折性能难以兼顾的问题,克服了波纹管在座椅滑动过程调节不稳定的弊病,实现了保温性能好、滑动阻力小、操作自如可靠的设计意图。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实施、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卡环的放大视图;
图4是图5 B处的放大视图;
图5、图6是本实用新型收缩和拉伸状态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清单为:1、弯管,1-1、竖直段,1-2、水平段,1-3、环形凹槽,2、直管,3、第一固定座,4、第二固定座,5、第三固定座,6、卡环,6-1、卡环开口,6-2、限位槽,7、限位柱,8、座椅骨架滑动部分,9、螺栓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图2、图5,本实用新型包括弯管1、直管2和卡环6。弯管由竖直段1-1和水平段1-2构成,弯管的竖直段端口通过软管与座椅的散热器连接。直管为变径管,直管较大直径的部位套装在弯管的水平段,直管较小直径端与通风管路连接。弯管的竖直段1-1设有第一固定座3,直管上并排设有第二固定座4和第三固定座5,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第三固定座上均设有螺栓连接孔9。弯管竖直段经第一固定座与座椅骨架滑动部分8固定连接,直管经第二固定座、第三固定座与车身固定连接,并保持直管轴线与座椅滑轨的移动方向平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362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整安装位置的自行车后衣架
- 下一篇:一种离合器踏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