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汽车起步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33666.4 | 申请日: | 2013-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917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张炳力;吴德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W10/02 | 分类号: | B60W10/02;B60W10/08;B60W10/18;B60W10/24;B60W40/105;B60W40/107;B60W40/076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 |
地址: | 230009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汽车 起步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汽车起步系统,应用于电动汽车领域,特别是应用于电动汽车的起步控制。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传统汽车的数量越来越多,对环境造成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因此,电动汽车的研究和发展对解决能源问题,降低环境污染有重大的意义。
目前电动汽车的研究不成熟,存在很多问题有待解决。例如,电动汽车起步时会产生一定的冲击和噪声,这是由电动汽车的动力传动系统的特点决定的,由于传动齿轮的间隙和传动轴的具有一定的柔性特性,且电机起动转矩变化率大,一般都是直接与变速箱相连,再传递到车轮,根据间隙效益会产生噪声和振动。又例如,电动汽车在上下坡起步的时候由于电动汽车的特殊结构,驾驶员在坡道起步时,易发生溜车和滑车的现象。这些问题还没得到完全的解决,影响了驾驶员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电动汽车起步系统,以实现电动汽车平稳起步,同时保证避免上下坡起动时出现溜车和滑车现象。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电动汽车起步系统的结构特点是:
设置第一电磁离合器的一端是与变速箱的转轴相连接,另一端是与第一液压马达/液压泵的泵轴相连接;变速箱设置在电机和第一传动/差速机构之间。
设置第二电磁离合器的一端是与第二传动/差速机构的转轴相连接,另一端是与第二液压马达/液压泵的泵轴相连接;
设置蓄能器,所述第一液压马达/液压泵和第二液压马达/液压泵是以蓄能器为蓄能装置;
设置向整车控制器输出检测信号的传感单元包括:加速踏板位置传感器、制动踏板位置传感器、坡度传感器、车速传感器、整车控制器、加速度传感器和油压传感器;
设置电磁离合控制单元,其输出控制信号是通过CAN总线与第一电磁离合器以及第二电磁离合器的信号控制端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电动汽车起步系统的控制方法的特点是包括起步工况控制和制动能量回收控制;
所述起步工况控制按如下方法进行:
整车控制器通过加速踏板位置传感器采集获得加速踏板开度P1,通过制动踏板位置传感器采集获得制动踏板开度P2,通过坡度传感器采集获得坡度I,通过车速传感器采集获得车速V,通过加速度传感器采集获得车辆加速度a,通过油压传感器采集获得蓄能器液压P;
当车速V为零时,若坡度I不大于上坡坡度阀值Ia、并坡度I的绝对值不大于下坡坡度阀值Ib的绝对值时,判断车辆处于平坡起步工况,投入平坡起步控制;
当车速V为零时,若坡度I不小于上坡坡度阀值Ia时,判断车辆处于上坡起步工况,投入上坡起步控制;
当车速V为零时,若坡度I的绝对值不小于下坡坡度阀值Ib的绝对值,判断车辆处于下坡起步工况,投入下坡起控制;
所述平坡起步控制按如下步骤进行:
步骤1:由电磁离合控制单元控制第一电磁离合器和第二电磁离合器为断开状态;
步骤2:由整车控制器进行判断:若蓄能器液压P不小于蓄能器储存液压阀值Px则进入步骤3;反之由电机提供起步动力;
步骤3:由电磁离合控制单元控制第一电磁离合器和第二电磁离合器同步结合,蓄能器释放能量,由第一液压马达/液压泵和第二液压马达/液压泵分别通过变速箱、第一传动/差速机构和第二传动/差速机构提供起步动力,驱动起步行驶;
步骤4:由整车控制器进行判断:若加速踏板开度P1和制动踏板开度P2均不大于5%则返回步骤3;反之,由电磁离合控制单元控制第一电磁离合器和第二电磁离合器同步断开,由电机提供起步动力,平坡起步完成;
所述上坡起步控制按如下步骤进行:
步骤1:由电磁离合控制单元控制第一电磁离合器和第二电磁离合器为断开状态;
步骤2:由整车控制器进行判断:若蓄能器液压P不小于蓄能器储存液压阀值Px则进入步骤3;反之由电机提供起步动力;
步骤3:由整车控制器判断:若加速踏板开度P1和制动踏板开度P2均不大于5%则进入步骤4;反之由电机提供起步动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336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