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过载保护传动齿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27445.6 | 申请日: | 2013-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772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邹义洪;刘科言;艾川;杨志峰;唐逸飞;张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建设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5/17 | 分类号: | F16H55/17;F16H3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王玉芝 |
地址: | 400054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过载 保护 传动 齿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齿轮结构,特别涉及一种机械式、具有过载保护作用的齿轮。
背景技术
外能源转管机枪常用电机作为驱动提供动力,但转管机枪相对于传统自动武器零部件数量多、结构复杂,设计空间紧凑,且维修性差。在调试时易出现卡滞,由于电机具有一定的过载能力,出现卡滞时,即使关闭了电源,电机整个旋转组件因惯性力有继续旋转的趋势,并带动传动机构旋转,传动机构带动供弹机旋转。由于转管机枪没有过载保护机构,特别是传动机构没有过载保护机构,所以在大惯性力的条件下会导致枪身系统强度较低的零部件,比如拨弹轮等被破坏,从而带来一定的安全性问题和维修性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转管机枪传动机构没有过载保护机构,电机断电后,传动机构在惯性力的作用下继续旋转,从而对枪身系统强度较低的零部件造成损坏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起过载保护作用的齿轮,该过载保护传动齿轮通过对电机传递到供弹机部位的扭矩进行控制,有效避免了转管机枪卡滞时电机继续输出扭矩破坏供弹机及其他相关零部件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过载保护传动齿轮,包括套装的齿轮外圈和齿轮内圈;
所述齿轮外圈设置有多个安装孔,每个安装孔内设置有顶头和顶头簧;
所述顶头簧的一端与顶头配合设置,另一端通过顶头簧销限位于安装孔内;
所述齿轮内圈设置有多个与安装孔对应的定位槽,该定位槽用于容纳顶头的渐变段。
优选地,所述定位槽具有与顶头渐变段的外轮廓相匹配的内轮廓。
优选地,所述齿轮外圈设置有多个与安装孔对应的销孔,顶头簧销通过过盈配合设置在齿轮外圈的销孔内。
优选地,所述齿轮外圈设置安装孔的数量根据齿轮传递扭矩的大小和传递角度的需要设置多个,使传动齿轮既满足扭矩传递的需要,又可以在打滑后恢复原来的传递角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过载保护传动齿轮可以对传递的扭矩进行控制,防止因过载对其他零部件造成损坏;同时,该过载保护传动齿轮具有过载恢复传动功能和恢复传递角度关系的功能,根据需要传递扭矩的大小设置合适数量的安装孔并选择合适的顶头簧,从而可以通过该传动齿轮精确调节输出的扭矩大小。另外,本实用新型的过载保护传动齿轮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实用性强,不仅用在转管机枪上可以有效地避免出现卡壳、卡弹等故障时电机继续输出扭矩破坏供弹机零部件,而且可以用在机械行业的多个领域,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齿轮外圈和齿轮内圈套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A向视图;
图4为顶头的机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齿轮外圈 2.齿轮内圈 3.传动轴
4.顶头 5.顶头簧 6.顶头簧销
7.传动齿轮 101.安装孔 102.销孔
201.定位槽 401.渐变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过载保护传动齿轮7,包括齿轮外圈1和齿轮内圈2,齿轮内圈2套装在齿轮外圈1内。
所述齿轮外圈1设置有多个安装孔101,安装孔101为通孔,每个安装孔101内设置有顶头4和顶头簧5;该顶头簧5的一端与顶头4配合设置,另一端通过顶头簧销6限位于安装孔101内;如图4所示,顶头4具有断面面积逐渐变小的渐变段401。
所述齿轮内圈2设置有多个与安装孔101对应的定位槽201,该定位槽201用于容纳顶头4的渐变段401。
如图2所示,所述定位槽201具有与顶头4渐变段401的外轮廓相匹配的内轮廓。
如图2所示,所述齿轮外圈1设置有多个与安装孔101对应的销孔102,顶头簧销6通过过盈配合设置在齿轮外圈1的销孔102内。
在本实施例中,齿轮外圈1设置的安装孔101的数量根据齿轮传递扭矩的大小和传递角度的需要设置多个,使传动齿轮既满足扭矩传递的需要,又可以在发生打滑后,通过转动齿轮外圈1恢复原来的传递角度。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介绍本实用新型过载保护传动齿轮的安装使用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建设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建设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274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