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尾箱地毯拉手、汽车尾箱地毯以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12996.5 | 申请日: | 2013-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726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赵慧琛;李向东;马先元;张合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3/04 | 分类号: | B60N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黄灿;安利霞 |
地址: | 1013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地毯 拉手 以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尾箱地毯拉手,以及具有该汽车尾箱地毯拉手的汽车地毯以及具有该汽车地毯的汽车。
背景技术
目前,在汽车地毯的使用过程中,人们通常发现,汽车地毯覆盖在汽车备胎以及其他工具上,可以给予汽车尾箱很好的平整空间,但是,当人们想要取出汽车备胎或者其他工具时,往往难于掀开地毯。即使艰难地毯掀开后,一个人只手托住地毯,另只手取出汽车备胎以及工具也是极为困难的。如果将厚重的汽车地毯整体取出,则极为费力,取出后往往也没有合适的地方放置地毯,如将地毯放置于地面,则极易弄脏地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尾箱地毯拉手,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汽车尾箱地毯不易掀起并临时固定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汽车尾箱地毯拉手,包括挂持部和固定部,所述挂持部具有可与汽车尾箱内部上方配合的可拆分固定装置,所述固定部用于固定地毯,所述挂持部与固定部通过转动连接部可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挂持部和固定部具有固定卡扣,所述挂持部和固定部通过转动连接部转动之后相互扣合。
进一步的,所述可拆分固定装置为挂钩,所述挂钩可钩住固定于汽车尾箱内部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部具有扣合槽,所述挂钩可与扣合槽配合。
进一步的,可拆分固定装置为磁铁,所述磁铁可吸附固定于汽车尾箱内部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部包括上主体和下主体,所述下主体和上主体之间相互固定,所述上主体和下主体之间具有容纳部分汽车地毯的地毯容纳空间,所述上主体和下主体夹持住所述汽车地毯,所述转动连接部连接于固定部的上主体上。
进一步的,所述下主体和上主体之间通过卡扣结构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卡扣结构包括卡扣头与卡扣孔,所述卡扣头设置在上主体上,所述卡扣孔设置在下主体上,所述卡扣头穿过卡扣孔将上主体和下主体卡紧。
进一步的,所述挂持部具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抠手。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汽车尾箱地毯,包括地毯主体,还包括设置在地毯主体上的汽车尾箱地毯拉手,所述汽车尾箱地毯拉手为上述的汽车尾箱地毯拉手。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汽车,包括汽车车体,还包括具有上述汽车尾箱地毯拉手的汽车尾箱地毯。
进一步的,所述汽车尾箱地毯设置在所述汽车尾箱内,所述汽车尾箱内具有与可拆分固定装置对应的配合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上述方案中,通过采用可转动挂持部和固定部结构,可以方便用户轻松地掀起地毯并挂持于汽车尾箱内部上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尾箱地毯拉手固定部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尾箱地毯拉手固定部仰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尾箱地毯拉手固定部后视示意图;
图4为图3A-A方向剖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尾箱地毯拉手挂持部和固定部打开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尾箱地毯工作状态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上主体
121:地毯容纳空间
122:卡扣头
200:下主体
210:卡扣空
213:配合槽
230:地毯容纳空间
400:挂持部
410:可拆分固定装置
420:转动连接部
430:凹槽
440:抠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至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公开了一种汽车尾箱地毯拉手,包括挂持部400和由上主体100和下主体200组成的固定部,所述挂持部400具有可与汽车尾箱内部上方配合的可拆分固定装置410,所述固定部用于固定地毯,所述挂持部400与固定部通过转动连接部420可转动连接。通过挂持部400可将汽车尾箱地毯挂持在汽车尾箱内部上方,可便于取放放置于汽车尾箱地毯下部的物品。同时可转动的挂持结构使得汽车尾箱和汽车尾箱地毯之间间隔开一段距离,可以保持地毯平整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129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分散二氧化锡纳米晶颗粒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冷却塔用上射流力喷管的喷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