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梯轿厢意外移动保护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98924.X | 申请日: | 2013-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068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蒋黎明;黄波;郑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莱茵电梯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5/18 | 分类号: | B66B5/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张相午 |
地址: | 21555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梯 意外 移动 保护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轿厢意外移动保护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电梯的数量急剧增加,电梯的安全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某些电梯事故是在电梯开门的状态下电梯轿厢发生意外移动引起的。现有技术的电梯多数是通过夹绳器将限速器绳夹住而使电梯轿厢制动,但是使用时间较长的电梯中,因限速器绳长期受到夹紧摩擦而变得光滑,制动效率差,制动可靠性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缺陷,通过在限速器上设置棘轮及其卡紧装置,并通过电磁控制电路进行控制,借助限速器-安全钳联动系统作为执行机构,提高了电梯轿厢意外移动的制动可靠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梯轿厢意外移动保护系统,包括双向安全钳和双向限速器,电梯轿厢的移动引起限速器上的限速器绳的移动,进而带动限速器转动,限速器绳提拉安全钳使电梯轿厢制动,还包括:卡紧装置,其包括摆动臂、摆动轮和弹簧;限速器上设有棘轮,摆动臂和摆动轮分别压紧在棘轮的两侧,摆动臂和摆动轮受弹簧的弹力而保持对棘轮的卡紧;在电梯轿厢发生意外移动时,卡紧装置通过摆动臂和摆动轮卡紧棘轮使限速器停止旋转,进而制动电梯轿厢的意外移动。通过卡紧装置对限速器上的棘轮进行压紧而卡住限速器,通过限速器-安全钳联动机构使轿厢制动,为电梯轿厢意外移动的可靠制动提供了另一种保障。
上述技术方案中,摆动轮的一侧设有动作磁铁,动作磁铁在电梯停车并且开门状态下得电,并控制摆动臂和摆动轮卡紧棘轮,使系统处于工作状态。磁铁的控制使得电梯开门状态下限速器监控电梯轿厢意外移动的可靠性提高。
上述技术方案中,动作磁铁受电磁控制电路的控制。电磁控制电路使得整个保护系统达到实时可靠监控的效果,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限速器示意图;
图2是电磁控制电路示意图。
结合附图在其上标记以下附图标记:
1-双向限速器,11-棘轮,2-卡紧装置,21-摆动臂,22-摆动轮,23-弹簧,3-动作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双向限速器1的本体上设有具有四个突出部的棘轮11。双向限速器1的本体上设有安装限速器绳的轮槽,轿厢的移动带动限速器绳的移动,进而带动双向限速器的旋转,限速器绳与双向安全钳(图中未示出)连接,限速器绳通过提拉双向安全钳使电梯轿厢制动。
卡紧装置2包括摆动臂21、摆动轮22和弹簧23,摆动臂21和摆动轮22分别从棘轮11的两侧压在棘轮11的外侧面上,弹簧23利用其弹力使摆动臂21和摆动轮22保持抵靠在棘轮11上。双向限速器1的旋转使得棘轮11的突出部推动摆动臂21和摆动轮22摆动。
在摆动轮22的一侧设有动作磁铁3,动作磁铁3受电磁控制电路的控制而动作。在电梯停车并开门状态下,电磁控制电路通过摆动臂21的摆动监控电梯轿厢的意外移动(向上或向下的双向移动)。电梯轿厢的双向移动引起双向限速器的双向旋转和安全钳的双向移动。
如图2所示,电梯在停车并开门状态下,门锁闭监控接触器(KDL)的触点接通,且两个抱闸接触器KBK1和KBK2的触点闭合,电路接通,此时轿厢意外移动监控磁铁得电,动作磁铁3得电,使得摆动轮22卡紧在双向限速器1的棘轮11上,从而卡住双向限速器1,防止双向限速器1旋转。
当电梯轿厢发生意外移动时,一方面卡紧装置2的摆动臂21和摆动轮22对棘轮11形成卡紧力,另一方面,限速器绳与双向限速器的摩擦力提拉上移或下移的安全钳,使得安全钳强制制动上移或下移的电梯轿厢,提高了电梯轿厢的双向意外移动时的制动可靠性。
通过摆动臂和摆动轮构成的卡紧装置对双向限速器上的棘轮进行压紧而卡住双向限速器,起到防止电梯轿厢双向移动的作用。同时,在电梯开门状态下,电磁控制电路通过摆动臂的摆动监控电梯轿厢意外移动,并通过磁铁动作控制卡紧装置制动电梯轿厢的意外移动,实时性强,制动速度快,可靠性高。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莱茵电梯制造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莱茵电梯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9892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轿厢绳头板结构
- 下一篇:新型带运动测试驱动机构的单向限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