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压共轨泵回油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96347.0 | 申请日: | 2013-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744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伊利亚·德约蒂耶维奇;李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亚新科天纬油泵油嘴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55/00 | 分类号: | F02M5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王正茂;丛芳 |
地址: | 10016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共轨泵回油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共轨发动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压共轨泵回油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高压共轨泵内,通过在回油位置的泵体上安装一个管接头或者回油螺钉,管接头或者回油螺钉与回油管路连接进行回油。由于这种回油系统的回油管路是畅通连接的,在发动机低转速运行时,燃油泄漏量很大,泄露位置主要包括输油泵转子部位、高压油泵柱塞偶件或者高压油泵的轴瓦部位。
现有的高压共轨泵回油系统会带来以下技术问题:首先,发动机在低速运转时,比如启动时,共轨泵整体效率降低,而且,燃油大都通过回油管路泄露出去,导致在高压油泵泵腔内没有足够的燃油对滑动部件润滑、冷却,比如柱塞泵中的柱塞偶件,容易造成运动部件卡死、损坏。另外,在运动部件之间容易产生蒸汽,造成汽蚀。其次,在发动机启动时,由于回油管路泄露的燃油量大,为了保证足够的燃油供应,必须增大对输油泵的输油管道直径的设计,相应地,增大了输油泵的结构尺寸,否则,发动机无法启动或者动力不足。另外,输油泵提供的燃油量远大于发动机实际需要的燃油,造成浪费,而且,增加了额外的功率来驱动输油泵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缺陷,提供一种高压共轨泵回油系统,使得在发动机在低速运转或启动时,泵腔内由足够的燃油对运动部件润滑、冷却;同时可以减小泵的体积,减轻泵体重量,缩小泵体在发动机上的安装空间。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压共轨泵回油系统,包括:共轨泵本体,在其泵腔内部沿径向均匀间隔设置三个柱塞,在共轨泵本体中央设有凸轮轴,凸轮轴驱动三个柱塞进行吸油及压油动作;低压油路,其中部分燃油经过低压油路进入泵腔,对泵腔内部的运动部件进行润滑;回油路,其与泵腔连通,在回油路中设有调压阀,当泵腔内的燃油压力达到调压阀的阀值时,燃油通过回油路回油。
上述技术方案中,调压阀的阀值为1.2-1.3bar。
上述技术方案中,调压阀包括:阀体,阀体中间设有阶梯孔;钢球,钢球装在阶梯孔内,且与阶梯孔的台阶处密封配合;底座,底座装在阶梯孔顶端,其中间设有回油孔;弹簧,弹簧装在底座与钢球之间,当调压阀处于关闭状态时,弹簧驱动钢球运动,使钢球与阶梯孔的台阶处密封配合。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共轨泵本体一侧设有连接法兰,连接法兰内部设有凸轮轴轴承,凸轮轴安装在凸轮轴轴承上;回油路包括泵腔回油管及凸轮轴间隙回油管,泵腔回油管及凸轮轴间隙回油管设在连接法兰内,调压阀装在连接法兰上端。
上述技术方案中,低压油路还包括输油泵及燃油计量阀,输油泵安装在共轨泵本体另一侧,燃油经过输油泵后,其中部分燃油通过燃油计量阀进入共轨泵内的三个柱塞腔,另一部分燃油通过第一节流阀进入泵腔,对泵腔内部的运动部件进行润滑。
上述技术方案中,经过燃油计量阀的燃油同时通过第二节流阀与泵腔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通过在回油端设计调压阀,保证泵腔内的燃油压力达到一定范围时进行回油,使得发动机在低速运转时,泵腔内部有足够的燃油对运动部件进行润滑、冷却,特别在发动机重复热启动时,可以防止运动部件之间形成蒸汽竟而发生气蚀;同时,在发动机启动时,防止大量的燃油泄露,使得输油泵的理论供油量可以减少,竟而减小泵的供油通道直径,减小泵体积,增大泵强度,缩小泵体在发动机上的安装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高压共轨泵回油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调压阀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输油泵供油油路示意图;
图4是利用本实用新型高压共轨泵回油系统的高压共轨供油系统原理图;
图5是滑动轴承燃油泄漏量与发动机转速的关系图及改进后的燃油泄漏量与泵腔压力变化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亚新科天纬油泵油嘴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亚新科天纬油泵油嘴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963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汽车充电器
- 下一篇:一种扭矩传感器的扭矩校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