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效航天器热管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91270.8 | 申请日: | 2013-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120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陈福胜;江世臣;徐云东;谢龙;翟载腾;徐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G1/50 | 分类号: | B64G1/50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郭国中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航天器 管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航天器热控制技术领域的热管理系统,具体是一种高效航天器热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航天器在大型化和微型化方向的迅速发展,其耗电功率愈来愈大,导致其热耗也随之增大。航天器的本体散热面已经无法满足散热需求。据国外文献报导,现有的空间发展计划,选择用同位素动力(其供电功率在10kW以上)、太阳能动力(其供电功率在100kW以上)和核能热动力(其供电功率在100kW以上)等大型供电系统,为大型航天器提供能源,它们主要拟定应用于IR监测航天器、空间雷达站、空间化学激光平台和空间武器平台,它们的耗电功率大都是在10kW~100kW范围。自由号空间站其耗电功率更大,拟议中的第一期工程耗电功率为100kW,第二期工程耗电功率为300kW。
由于辐射器排热量与温度呈四次方的函数递增关系,如图3所示,因此,热泵强化散热效果非常显著,尤其对热耗集中的航天器。
在固定压力下,纯工质只在某一特定温区存在较大等温节流效应。低沸点工质在低温区有较大等温节流效应,高沸点工质在高温区有较大等温节流效应,中沸点工质在中温区有较大等温节流效应。传统航天器热泵应用工质为纯工质。纯工质由于本身热物性的限制,无法大幅度的提高辐射器的辐射温度。传统航天器热泵使辐射器的升温幅度一般在40℃~60℃之间。而应用混合工质的热泵系统,通过回热器实现自行复叠,可大幅提高辐射器的辐射温度,从而有效的提高辐射器的辐射散热效率。应用混合工质的热泵系统可使辐射器的升温幅度超过150℃。
航天器由于轨道及能源等的限制,许多大热耗载荷为周期性工作,导致载荷的温度波动大。而大的温度波动往往影响载荷的运行性能及运行寿命。相变材料由于具有比较大的相变潜热,可以减小大热耗周期性工作载荷的温度波动。但是,相变材料的导热系数都比较小,无法满足快速热响应需求。
微型热管为气液两相相变换热器件,具有结构小巧和在较小的温度梯度内可以进行较大热量传输的特点。在集热板内的部分槽道内充装低沸点工质可形成微型热管,弥补相变材料导热系数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高效航天器热管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高效航天器热管理系统,包括热量收集模块1、高效散热模块2以及换热器5,所述热量收集模块1和高效散热模块2通过换热器5耦合连接,其中:
-热量收集模块1,包括机械泵3、热量收集器4以及第一环路管道6,所述第一环路管道6依次通过机械泵3、热量收集器4和换热器5,再回到机械泵3,从而形成第一环路;
-高效散热模块2,包括压缩机7、辐射器8、回热器9、节流装置10以及第二环路管道11,所述第二环路管道11通过压缩机7、辐射器8、回热器9、节流装置10和换热器5,再依次回到回热器9和压缩机7,从而形成第二环路。如图1所示。
优选地,所述热量收集器4包括集热板41、相变材料42和高沸点工质43,其中,所述集热板41一体化成型,其上设有多条垂直交叉的槽道,所述相变材料42和高沸点工质43交叉充装在所述槽道内。如图2(a)、(b)、(c)所示。
优选地,所述回热器9和换热器5均为间壁紧凑式换热器。
优选地,所述壁紧凑式换热器为套管式换热器或板式换热器。
优选地,所述第一环路管道6内填充有高沸点工质,所述第二环路管道内部填充有第一工质,所述第一工质为混合工质。
优选地,所述混合工质包括两种或两种以上具有不同沸点的纯工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未经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9127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圆弧研磨机的调节机构
- 下一篇:应用于煤矿环境的远测距用超声波换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