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控制增稳系统断路器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74507.1 | 申请日: | 2013-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056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刘峰;宁春玲;宋巍;刘欣;杨志;刘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 | 分类号: | G05B19/04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地址: | 150066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 系统 断路器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适用于直升机总装试验,涉及原位检测。
背景技术
近20年来技术发展,飞控系统发生了较大变化,原法国引进试验设备已不适用新研控制增稳系统通电需要。
在总装通电过程中,需要对电源分布、接地分布、模拟信号、数字信号等进行检查和监控。从机上设备的连接上来看,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A设备通过机上电缆直接连接到B设备;另一种是A设备通过转接模块连接到B设备,具体见图1;在机上均不预留测试点,这对信号的测量带来诸多不便。为了对电源、接地及各类信号测试,在工作中只能采取如下手段:1)将连接的设备拆下,通过连接插头进行测试;2)通过转接模块进行测试;尽管采取了如上所述措施,但仍存在以下不足:
1)为了测试信号,需反复拆装成品;
2)直接测量插头各点,操作不慎,易造成短路,烧毁成品;
3)控制增稳系统各部件分布全机各处,需要不断地移动测试设备;
4)通过转接模块连接的成品信号测试,每次均需根据图纸查找测试点;
5)易对机上电缆造成破坏;
6)对于系统正常工作后,产生的部分控制信号无法进行测试。如:直接连接的设备,如果拆卸某设备,就会造成系统不工作或工作不正常,导致信号无法采集和采集不准确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控制增稳系统断路器工装通过为如何实现信号测试提出了解决方案,通过工装引入测试点,实现了控制增稳原位测试,可以解决工作强度大、技术风险高、测试信号不全等问题,能够满足总装通电检查需要,外形图详见图2。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该断路器工装采用“T”型断路环设计,在机上电缆和被测成品之间引入测试点,通过断路环上的测试点可以实现信号测量和监控,具体详见图3。
控制增稳系统断路器工装,包括:断路器、断路器箱体、连接器及电缆插座端,其中,断路器箱体上包括断路器连接孔及上电状态指示灯,断路器采用三点互通的“T”结构,留有测试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工装采取了与飞机一一对应的设计手段。
该工装采用原位测试方法设计,设备不需从飞机上拆卸。
该工装具备工作电源状态指示。
该试验器的研制,使工人在总装通电过程中不需对控制增稳系统相关部件反复拆装和查阅布线图,方便了操作,降低了工作强度;通过工装断路器可以快速查找测量点,降低了工作量,同时可以避免误操作引起短路烧毁成品;通过断路器工装进行故障模拟,不需对机上导线进行相关操作,保证了机上线路的完好性。
通过总装通电前后对比,提高总装通电效率30%~40%;该试验器面板简洁清晰,操作简单,使用可靠,同时可满足使用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原有的机上设备连接示意图;
图2本发明的外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设计原理图;
图4为本发明的电路图;
图5为本发明使用时的连接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机上电缆和被测成品间串接断路器工装,通过断路环的连接/断开实现了信号传递中的通路/隔离,利用在电路中引入的断路环测试点和断路器连接孔,实现了信号的快速采集测量和故障隔离分析。当控制增稳系统通电检查时,断路环与面板上断路器连接孔连接,机上电缆与被测成品处于导通连接状态;当用于故障分析时,也可将相应信号的断路环与断路器连接孔断开,实现信号的隔离和故障模拟。
断路器工装主要包括三部分:断路器、断路器箱体、连接器及电缆(S插头端、P插座端)。其中断路器箱体上包括断路器连接孔及上电状态指示灯。
1)断路器
断路器是工装的主要器件,每根导线均通过断路环互连,相互间是隔离的。断路环接触柱直径2mm,具有自紧固功能,间距12mm,测试点2mm,断路环的主要技术指标:
最大电流:7A(20℃)
耐压值:2000Vrms50Hz
电压:500Vrms50Hz
绝缘电阻:不小于5000MΩ
机械性能:大于10000次
工作温度:-40℃~70℃
断路器采用三点互通的“T”结构,留有测试点,将电缆和被测成品短接起来,当系统上电或正常工作后,机上信号通过导线传导至断路环测试点,通过测试点连接测试设备,进行相关测量。通过拔插进行通路和断路操作,实现信号的采集分析和故障隔离。详见图3中B。
2)断路器箱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745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用吸尘器
- 下一篇:高回缩性血管支架输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