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倾斜烟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60790.2 | 申请日: | 2013-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643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姚德康;邵小珍;石丽阳;杨智海;李诚;陈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方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J11/00 | 分类号: | F23J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倾斜 烟道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保护技术领域,特别是火力发电厂锅炉燃烧后的大量烟气需经烟囱排至大气的过程中脱硝反应器出口至锅炉空气预热器进口前的这段倾斜或者水平钢制烟道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脱硝反应器出口至锅炉空气预热器进口前的这段倾斜或者水平烟道如图1至图3所示,基本采用顺着烟道1横截面方向的横向加劲肋2来满足烟道1壁板的强度、刚度等要求,横向加劲肋2的间距一般为0.7~0.9m,当烟道1截面尺寸较大时,在横向加劲肋2内需加设内撑杆3。为保证烟道1框架受压区翼缘的稳定,顺着烟道1方向间布多根纵向加劲肋4。倾斜(包括水平)烟道的垂直荷载,包括壁板、框架、保温材料及积灰等重量都通过横向加劲肋2的下部传给与烟道1走向平行的多根结构梁5承受,结构梁5的间距一般与内撑杆3的间距相近,结构梁5再支承在与它垂直的多根主梁7上。
上述这种密布槽钢或工字钢结构的传统方案耗钢量较大,结构布置和构造较复杂,而且受力性能较差,它不能将整体结构的垂直荷载传递到两侧壁板结构上,而需依靠其下的结构梁5再传给主梁7,荷载不够均匀、受力不明确。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倾斜烟道结构。它可简化结构布置,减少钢材用量,同时具有受力明确、安全可靠的特点。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如下方式实现:
一种倾斜烟道结构,它位于脱硝反应器出口至锅炉空气预热器进口之间。它包括横截面为矩形的烟道,烟道的外壁上顺着烟道横截面方向间布多根横向加劲肋,横向加劲肋内部置有多根内撑杆。烟道的外壁上顺着烟道方向间布多根纵向加劲肋。其结构特点是,所述烟道的横向加劲肋与内撑杆之间设置斜撑。位于烟道底部的部分横向加劲肋的下方通过可滑动支座固定于主梁上。
在上述倾斜烟道结构中,所述各横向加劲肋之间的间距约为2m,各纵向加劲肋采用角铁材料间距为0.7~0.9m。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在横向加劲肋与内撑杆之间设置斜撑,将框架改变为桁架,从而可大幅提高整体结构的承载能力。本实用新型倾斜(包括水平)钢制烟道结构受力明确可靠,省去了结构梁5,简化了结构布置,显著减少钢材用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倾斜烟道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倾斜烟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右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4至图5,本实用新型包括横截面为矩形的烟道1。烟道1的外壁上顺着烟道1横截面方向间布多根间距约为2m的横向加劲肋2,横向加劲肋2内部置有多根内撑杆3。烟道1的外壁上顺着烟道1方向间布多根间距为0.7~0.9m的纵向加劲肋4,纵向加劲肋4采用角铁材料。烟道1的横向加劲肋2与内撑杆3之间设置斜撑6。位于烟道1底部的部分横向加劲肋2的下方通过可滑动支座8固定于主梁7上。
本实用新型在横向加劲肋2与内撑杆3之间设置斜撑6,将框架改变为桁架,从而可以将烟道1框架承载的垂直荷载传达给烟道1两侧壁板上。因此横向加劲肋2的间距可以由原来的0.7~0.9m加大至2m左右,减少了钢材用量。为满足壁板的强度、刚度等要求,本实用新型在烟道1的上、下及二侧边设置间距为0.7~0.9m的纵向加劲肋4,角铁材料的纵向加劲肋4将壁板的荷载作用到桁架并通过两端壁板结构最终传给主梁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方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同方环境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607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尾气锅炉燃料输送系统
- 下一篇:一种低氮氧化合物电石炉煤气燃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