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透气型座椅坐垫及汽车座椅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49212.9 | 申请日: | 2013-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113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廊坊市金色时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56 | 分类号: | B60N2/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50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透气 座椅 坐垫 汽车座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座椅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透气型座椅坐垫及汽车座椅。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座椅舒适系统技术的进步,具有冬季加热功能的座椅成为了一种渐为人们所接受的新型产品,已得到市场上的广泛认同。
同时,随着座椅舒适系统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具有空气交换功能的座椅成为了一种渐为人们所接受的新型舒适产品。通过座椅椅面及椅面内部的空气交换,可以实现座椅与占用者身体表面呈现更好的局部环境界面。特别是在夏季等人体易于出汗的季节,更加有助于座椅占用者身体表面的排汗及清爽。
具有风扇驱动装置的主动座椅通风装置近年来得到了迅速的市场普及,相关技术也不断得到发展。此类主动座椅通风装置常常同时在座椅椅面下方设置有电加热垫体,即座椅通风功能之外,也伴随着座椅电加热功能而存在。
然而,市场上的高端车型仍处于相对的少数,由于具有空气交换功能的加热座椅的高成本限制而不能广泛地应用于各个档次的车辆座椅之中,使得座椅坐垫内部具有空气流通交换功能的椅面加热型车辆座椅难以普及。
因此,如何降低透气型座椅坐垫的制造成本,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透气型座椅坐垫及汽车座椅,以降低透气型座椅坐垫的制造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透气型座椅坐垫,包括:
坐垫发泡垫体,所述坐垫发泡垫体开设有多个贯通其厚度的通气孔洞;
铺设于所述坐垫发泡垫体的上表面,且具有透气效果的电加热垫体。
优选地,在上述透气型座椅坐垫中,所述电加热垫体包括:
铺设于所述坐垫发泡垫体上表面的基材,所述基材具有空间间隔及透气特征;
布置于所述基材上的电发热体。
优选地,在上述透气型座椅坐垫中,所述基材为三维经编垫层、透气型海绵层和透孔纤维层中的一种或多种复合而成的复合层。
优选地,在上述透气型座椅坐垫中,所述基材的厚度为1.2mm~8mm。
优选地,在上述透气型座椅坐垫中,所述电发热体布置于所述基材的上表面或下表面,或布置于所述基材的内部。
优选地,在上述透气型座椅坐垫中,所述电发热体为金属型电阻丝、碳素纤维型网状体或多孔隙导电油墨印刷体。
优选地,在上述透气型座椅坐垫中,所述电发热体通过缝纫、粘合或压覆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基材上。
优选地,在上述透气型座椅坐垫中,所述电加热垫体通过胶粘层粘接固定在所述坐垫发泡垫体上。
优选地,在上述透气型座椅坐垫中,所述电加热垫体通过码钉固定于所述坐垫发泡垫体的紧固拉筋上。
一种汽车座椅,包括座椅部分和靠背部分,所述座椅部分和靠背部分中至少一个具有如上任一项所述的透气型座椅坐垫。
优选地,在上述汽车座椅中,所述透气型座椅坐垫设置于所述座椅部分,且位于所述座椅部分的骨架和透气面套之间。
优选地,在上述汽车座椅中,所述透气面套为多分布孔洞的皮革,或透气性的织物/非织物面材。
优选地,在上述汽车座椅中,所述透气面套面向所述透气型座椅坐垫的一侧设有具有通透导气特征的柔性附层。
优选地,在上述汽车座椅中,所述柔性附层为三维经编垫层、透气型海绵层或透孔纤维层。
优选地,在上述汽车座椅中,还包括:
主动通风风扇;
与所述主动通风风扇的出风口连通的通风管路;
设置于所述坐垫发泡垫体的底部,且与所述通风管路的出风口连通的气流路由分配层。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透气型座椅坐垫,在炎热季节,利用气体相对于垂直孔洞的烟囱效应,车内空气经过包含贯通多个通气孔洞的坐垫发泡垫体,再经过具有空间间隔及透气特征的电加热垫体,流向座椅坐垫的面套,同样实现了坐垫椅面内部的局部空气对流交换,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乘员臀部区域的空气闷滞。而当寒冷季节来临,电加热垫体正常工作。因此,此电加热垫体也完全可以配合非主动通风型座椅坐垫系统,实现具有空气流通交换功能的椅面加热型车辆座椅。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低成本的具有空气流通交换功能的椅面加热型车辆座椅实现的问题,同时兼容主动通风型座椅坐垫系统和非主动通风型座椅坐垫系统,也无须座椅生产商要使用两种不同的发泡垫成型模具,实现了车辆高级舒适座椅的配合低成本解决方案。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廊坊市金色时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廊坊市金色时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492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能对准的不干胶标签
- 下一篇:一种一体化设置的乳胶棉生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