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转向角U型件自动组装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19064.6 | 申请日: | 2013-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564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周俊雄;周俊豪;周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俊雄 |
主分类号: | B21D39/00 | 分类号: | B21D39/00;B21D43/00;B21D43/02;B21C51/00;B08B5/02;B07C5/36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任海燕 |
地址: | 516023 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马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向 自动 组装 | ||
1.转向角U型件自动组装机,所述转向角U型件包括带孔的U型件和带导柱的钢条,所述自动组装机包括钢条上料机构(1)、U型件上料机构(2)和旋铆机构(3),所述旋铆机构(3)包括一旋铆机(31),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组装机还包括一转盘机构(4),所述转盘机构(4)包括电磁制动电机(41)及其控制的分割器(42),分割器(42)上设一圆形转盘(43),圆形转盘(43)的圆周上固定有若干转盘治具(44),还包括位于圆形转盘(43)中心处正下方的驱动转盘进行上下运动的驱动气缸;所述旋铆机构(3)的旋铆机(31)位于转盘机构(4)的某一转盘治具(44)的正上方;钢条上料机构(1)传送出的钢条与U型件上料机构(2)传送出的U型件被先后对应放置在转盘机构(4)的转盘治具(44)上,由旋铆机(31)完成旋铆组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角U型件自动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铆机构(3)在对应转盘治具(44)的位置还设有用于测试U型件与钢条对位是否吻合的第六对射光纤装置(32)和反射光电装置(3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向角U型件自动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铆机构(3)还包括角度指向转盘治具(44)的喷气嘴(34)及设在转盘治具(44)下方的铁屑回收框(3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角U型件自动组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钢条上料机构(1)包括依次连接的钢条振动盘(11)、钢条平送轨道(12)和第一钢条治具(13),所述第一钢条治具(13)前端设有第一对射光纤装置(14);
所述第一钢条治具(13)旁边还设有与其并排放置的第二钢条治具(15),所述第二钢条治具(15)前方设有一调整钢条角度的旋转气缸(16),所述旋转气缸(16)通过一旋转气爪(17)与第二钢条治具(15)上的钢条连接,所述第二钢条治具(15)上还设有第二对射光纤装置(18)和第三对射光纤装置(19);
所述钢条上料机构(1)还包括用于将钢条从第一钢条治具(13)到第二钢条治具(15)、再到转盘治具(44)转移的钢条抓取机械手(1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角U型件自动组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U型件上料机构(2)包括依次连接的U型件振动盘(21)、U型件平送轨道(22)和第一U型件治具(23),所述第一U型件治具(23)上设有第四对射光纤装置(24);
所述第一U型件治具(23)旁边还设有与其并排放置的第二U型件治具(25),所述第二U型件治具(25)上还设有第五对射光纤装置(26);
所述钢条上料机构(1)还包括用于将U型件从第一U型件治具(23)到第二U型件治具(25)、再到转盘治具(44)转移的U型件抓取机械手(27)。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角U型件自动组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产品输出机构,所述产品输出机构包括合格品输出通道(51)、不合格品输出通道(52)和产品输出抓取机械手(53), 产品输出抓取机械手(53)根据所述第六对射光纤装置(32)和反射光电装置(33)的测试结果,将合格品和不合格品分别放入合格品输出通道(51)、不合格品输出通道(5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角U型件自动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组装机设有两个旋铆机构(3),分别设在两个不同的转盘治具(44)处。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向角U型件自动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条平送轨道(12)内设有运送钢条的拉线,钢条平送轨道(12)末端设有调速马达(111),所述拉线连接在调速马达(111)的转轴上。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向角U型件自动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条抓取机械手(110)为双爪机械手。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向角U型件自动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输出抓取机械手(53)旁固定了一减轻其抓取产品时的机械强度的缓冲器(54),所述缓冲器(54)包括弹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俊雄,未经周俊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1906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灭弧栅成型模具的绿钢纸进料块
- 下一篇:组合机全自动提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