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动交通工具并联动力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04741.7 | 申请日: | 2013-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437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陈信逵;陈世滚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信逵;陈世滚 |
主分类号: | B60L11/12 | 分类号: | B60L11/12;H02J7/14 |
代理公司: | 台州蓝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9 | 代理人: | 刘颖 |
地址: | 318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动 交通工具 并联 动力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动交通工具动力系统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机动交通工具并联动力系统。
背景技术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动交通工具动力系统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机动交通工具并联动力系统。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有效降低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有效节约电量,且能够很好的利用惯性的机动交通工具并联动力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机动交通工具并联动力系统,电池组通过自动控制系统驱动电动机转动,车轮或轮轴的转动带动一个以上的发电机发电,发电机发出的电通过整流器整流后也进入自动控制系统,自动控制系统控制电池组和发电机为电动机供电以驱动车轮转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发电机的带永磁体的转子安装在车轮或轮轴或经过轮轴变速后的转轴上,由所述的车轮或轮轴或转轴带动转子转动,定子线圈则安装在与转子对应位置的固定件上,转子的转动使得定子线圈对外输出电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自动控制系统可根据需要控制发电机发出的电通过整流器整流后为电池组充电。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技术效果为:机动交通工具启动后,车轮或轮轴的转动带动永磁体转动进而使线圈切割磁力线产生电流(旋转的永磁体可用外转或内转,可直接带动或加速后带动),通过电路整流后,自动控制系统可以根据电动机的需要及发电机输出的即时电流的大小来调节电池组的即时电流,以刚好满足电动机的供电。机动交通工具在下坡或刹车时,自动控制系统可根据需要控制发电机为电池组充电。本实用新型在机动交通工具的运行中,很好的利用了惯性所产生的功率节约电池组用电量,可有效增大车辆的行车里程,达到了有效降低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一种机动交通工具并联动力系统工作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机动交通工具并联动力系统,电池组通过自动控制系统驱动电动机转动,车轮或轮轴的转动带动一个以上的发电机发电,发电机发出的电通过整流器整流后送入自动控制系统,自动控制系统控制电池组和发电机为电动机供电以驱动车轮转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发电机的带永磁体的转子安装在车轮或轮轴或经过轮轴变速后的转轴上,由所述的车轮或轮轴或转轴带动转子转动,定子线圈则安装在与转子对应位置的固定件例如车体或不转动的轴套上,转子的转动使得定子线圈对外输出电流。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自动控制系统可根据需要控制发电机发出的电通过整流器整流后为电池组充电。
本实施例中,在机动车启动后,一方面:电池组通过自动控制系统控制电动机转动,电动机带动车轮转动,另一方面,机动交通工具利用惯性带动发电机发电,发电机发出的电通过整流后送入到自动控制系统,自动控制系统控制电池组和发电机为电动机并联供电以驱动车轮转动。在下坡或刹车时,自动控制系统可控制发电机对电池组进行充电。本实施例在机动交通工具运行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惯性产生电来替代部分蓄电池的电,有效利用惯性,以此来有效降低动力系统在驱动机动交通工具的过程中所浪费的能源,且在下坡时利用下坡的转动惯性发电并为电池组充电,有效增大车辆的行车里程,自动控制系统控制发电机或电池组为电动机供电时,发电机提供给电动机产生的功率大于或等于电动机消耗总功率的二分之一时,以发电机提供的功率为主,蓄电池为辅;发电机提供给电动机产生的功率小于电动机消耗总功率的二分之一时,以电池组提供的功率为主,发电机为辅;蓄电池组提供的即时功率都要满足即时总功率减去发电机的即时功率,控制的过程中,自动控制系统将优先使用发电机发出的电驱动电动机转动进而带动车轮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信逵;陈世滚,未经陈信逵;陈世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047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电量提醒系统
- 下一篇:一种主副电机耦合兼顾增程式驱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