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液压脉冲气溶性射流发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03036.5 | 申请日: | 2013-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162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高全杰;夏志勇;汪朝晖;汤泉军;廖振方;张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05B5/053 | 分类号: | B05B5/053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张火春 |
地址: | 430081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压 脉冲 气溶性 射流 发生器 | ||
1.一种电液压脉冲气溶性射流发生器,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发生器上半球(4)和发生器下半球(7)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为空心椭圆球体;发生器上半球(4)和发生器下半球(7)间设有中间密封圈(13),发生器上半球(4)和发生器下半球(7)的长半轴与短半轴长度比为(1.2~2.5)︰1;
发生器上半球(4)的长半轴端部设有上凸台,上凸台中心设有射流喷嘴(1),射流喷嘴(1)的中心线与发生器上半球(4)的长半轴重合,射流喷嘴(1)的端口到发生器上半球(4)内壁的形状依次为圆孔、圆锥台孔和扩孔;负电极(14)通过负电极底座嵌入扩孔中,负电极(14)的中心线与发生器上半球(4)内的长半轴重合,负电极底座设有6~8个负电极射流孔(15),6~8个负电极射流孔(15)呈中心对称布置,负电极射流孔(15)的直径为2~6mm,负电极射流孔(15)的中心线与发生器上半球(4)的长半轴的夹角为30~50o,所述的夹角角度为圆锥台孔的锥角角度的1/2,负电极射流孔(15)与圆锥台孔相通,负电极射流孔(15)的孔壁与圆锥台孔的孔壁延长面相内切;发生器上半球(4)接地;
发生器下半球(7)的长半轴端部设有下凸台,下凸台中心设有通孔;正电极(12)的一端穿过通孔位于发生器下半球(7)内,正电极(12)的中心线与发生器下半球(7)的长半轴重合,正电极(12)的另一端固定在端盖(9)的中心通孔中,端盖(9)通过螺钉固定在下凸台平面上,端盖(9)与下凸台平面间设有端盖密封圈(10);正电极(12)顶部到空心椭圆球体中心点O的距离与负电极(14)顶部到空心椭圆球体中心点O的距离相等,正电极(12)的顶部与负电极(14)顶部的距离为20~50mm;位于空心椭圆球体外的正电极(12)的端部与高压脉冲电源(8)的正极连接;
发生器上半球(4)的球体上设有进气口(2),发生器下半球(7)的球体上设有进水口(5),进气口(2)和进水口(5)的中心线与对应的长半轴垂直且相交于各自的焦点F和F'处; 进气口(2)和进水口(5)对应设有进气单向阀(3)和进水单向阀(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液压脉冲气溶性射流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压脉冲电源(8)的电压为25~90KV,脉冲放电频率为80~200Hz,单周期脉冲放电持续时间为3×10-4~2×10-3s。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液压脉冲气溶性射流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生器上半球(4)和发生器下半球(7)的壁厚为30~80mm,发生器上半球(4)和发生器下半球(7)的空腔总容积为400~1000cm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液压脉冲气溶性射流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电极(12)的直径为6~20mm,正电极(12)的顶部为圆锥体状,圆锥体的锥角为45~65o,正电极(12)的圆柱面敷设有电极绝缘层(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液压脉冲气溶性射流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负电极(14)由负电极本体和负电极底座构成,负电极本体为圆柱体,负电极本体和正电极(12)的直径相同,负电极本体的顶部形状和正电极(12)的顶部形状相同,负电极底座厚度为发生器上半球(4)的壁厚的0.4~0.5倍,负电极本体和负电极底座为一整体,安装后的负电极底座的表面与发生器上半球(4)内表面构成平滑的半椭圆球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液压脉冲气溶性射流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射流喷嘴(1)的圆孔直径和圆锥台孔的小直径均为5~16 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科技大学,未经武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0303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脑加油机自动语音提示系统
- 下一篇:一种骨科刮刀